由於長期政治對立,兩岸當前都存在一個慣性的迷思:一提“國”字就會條件反射認為是主權國家。現今俄羅斯聯邦行政主體中,有車臣、阿爾泰等22個自治共和國,每個自治共和國也都有“總統”,但世人不會把車臣、阿爾泰等自治共和國當成主權國家,也不會把車臣、阿爾泰等自治共和國的“總統”視為國家“元首”。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只要兩岸都把對岸視為類似俄羅斯的車臣、阿爾泰等自治共和國,一切都OK了。需要提別強調的是:這種新模式只適用於兩岸統一之前的特殊歷史時期,至於未來兩岸採取什麼模式,就交由後人去解決吧!
一個“中華民國”,兩岸各自解讀,不僅能夠化解台灣加入亞投行的名稱、身份爭議,也為今後台灣加入大陸主導的其他國際組織提供一個可以套用的雙贏模式。更為重要的是,對於促成未來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晤,實現兩岸關係正常化,以及解決台灣國際參與空間等問題,也都有借鑒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