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地鐵。(圖片來源:新華網) |
中評社北京3月4日電/據《北京青年報》3月3日報道,記者日前獲悉,北京將繼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實現三地軌道交通乘車二維碼互聯互通,逐步推進鐵路和地鐵一票通行。此外,還將研究軌道交通“高峰票價+通勤優惠”,引導旅遊出行、生活出行與通勤高峰錯峰。
客流時空分布不均勻,是包括北京在內許多城市公共交通的共同特征。北京地鐵早高峰大數據顯示:北京工作日軌道客流進出站時間呈現明顯的雙峰形態,每天早7時30分至8時30分的一個小時內,集中了全天16%的出行,導致早高峰客流壓力巨大,運能緊張,60%地鐵線路處於“超負荷”的狀態。而平峰時段客流較少,運能相對寬裕。
如何有效“削峰平穀”,合理疏導客流,成為一道現實問題。除了呼籲用人單位積極實行錯峰上下班,有條件的市民主動錯峰出行外,價格杠杆不失為一種調節的有效手段。
事實上,北京地鐵在這方面已經進行過探索和嘗試。2015年,北京在部分地鐵線路和車站試點低峰優惠。乘客在工作日早7時前,刷卡進站可享受一定折扣優惠。不過,從實踐情況來看,低峰票價分散客流效果並不太明顯。據統計,低峰票價優惠施行1個月時,試點線路各站7時前客流增幅並不大。
這樣的情況不難理解。低峰票價主要針對的是上班族,希望引導一部分人提前出門,但事實上多數人上班時間相對固定,自我調整的空間十分有限。除了部分以往就在7時左右進站的乘客會往前多趕幾分鐘外,大多數上班族寧願選擇在家多睡會兒。同時,有乘客擔心,享受低峰打折後可能影響原有的乘車金額累計優惠,最終反而多花錢。
相比之下,遊客、老年人等非通勤人員,他們的出行時間更為自由寬鬆,調整的空間和自主權更大。如果能夠通過調整高峰時段和平時的票價,比如非高峰時間有價格優惠,那麼就可能引導這部分群體相應提前或推後出行時間,減少與上班族扎堆。這既能提高出行體驗,也有助於幫助這部分人群降低乘車費用。這樣一來,就有望形成“高峰時段以通勤出行為主,其餘時段以非通勤出行為主”的布局,從而有效分流客流、緩解交通壓力,同時能充分利用現有運力資源、發揮最大效能。
“高峰票價+通勤優惠”目前還只是初步構想,如何照進現實需要有關部門拿出更多智慧。如非高峰時段票價優惠多少合適、此前的累計優惠政策是否需要同步調整、如何避免增加上班族的通勤成本等,需要有關部門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廣泛徵求意見、集中公眾智慧、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同時要在實踐中調整和完善。(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張淳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