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告訴世界一個綠色的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21-12-29 11:08:14


 

  成績來自哪裡,來自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把握,來自對地球生命共同體的深刻認知。今年4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氣候變化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國際社會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動,共商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之策,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勇於擔當,勠力同心,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10月12日,習近平出席COP15領導人峰會並發表主旨講話,倡導攜起手來,秉持生態文明理念,站在為子孫後代負責的高度,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習近平的兩次重要講話,折射出對綠色發展一以貫之的堅守,對清潔美麗世界一以貫之的期盼。

  不僅如此,中國對聯合國氣候變化格拉斯哥大會成果高度期許。在大會召開前,中國相繼出台了《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建設快馬加鞭、全力推進。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發達國家過渡期少則45年,長則70年,而我們承諾力爭用30年左右時間實現這一目標。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國家作出如此承諾,大國擔當由此可見,守護綠色意志如磐。這就是當下的中國,這就是前進的中國。

  當下的中國驚艶世界,前進的中國日趨美麗。近15年,中國GDP增長約4.5倍,同期碳強度下降48.4%,非化石能源占比由7.4%提高到15.9%,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在祁連山,牧民們從保護區核心區遷出,持證礦業權全部退出,水電站完成分類處置,曾經喧鬧的大山重回寧靜。在賀蘭山,寧夏徹底關停保護區內所有煤礦、非煤礦山、洗煤儲煤場等,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狀況得到極大扭轉。在秦嶺北麓,陝西持續整治違建別墅,綠水青山成為群眾共享風景……如今,中國森林資源持續增長,人工林保存面積穩居全球首位,贏得世界贊譽。這些事實無不證明,中國山水林田湖草全面治理,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越來越美,煥發出勃勃生機。

  什麼是中國前進的源頭和變化的動力,綠色中國又是如何打造、如何推進的?首先中國有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指引,綠色發展理念是這一思想的重要內涵;其次,生態文明理念在中國已經家喻戶曉,綠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風,成為留住青山贏得未來共同行動的理論先導;第三,中國不乏“塞罕壩精神”一類的精神高光,這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是綠色經濟和生態文明發展的巨大推力。有了這些,綠色中國底氣更足、保障更實。

  同走綠色發展之路,同守美麗地球家園。地球是個有機體,所有生命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綠色發展,也絕不單是一國自己的事情。八年來,中國攜手沿線國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綠色已經成為“一帶一路”的底色。中國決心用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強度降幅,哪怕為此付出十分艱苦的努力。這是中華民族的禀賦,這是中國的大國胸懷。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