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俄烏戰爭正改變世界能源結構
http://www.CRNTT.com   2022-04-02 00:01:48


  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報道,英國商務大臣決定成立核電特別工作組,以推動2050年核電站發電在英國的發電量中占有25%。這標誌著烏克蘭戰爭所引發的能源危機,讓英國政府充分意識到,必須加快核電站建設。

  早在1956年,英國就建立了全球第一座核電站。上個世紀90年代之前,英國發電量中20%以上電力來自核電站。可以這樣說,英國是核電站的先驅,同時也是利用核電站滿足電力需求最早的工業化國家。

  可是,隨著英國經濟出現問題,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推行私有化政策,英國核電站數量急劇減少。英國不僅失去了大量的核電站,而且更主要的是,英國原子能技術青黃不接。

  2008年英國政府發布原子能白皮書,宣布重新發展核電站。但是,由於缺乏系統性的技術,英國不得不求助於法國,建設核電站。英國和法國共同在英國欣克利角C建設核電站。

  中國引入法國核電站技術,在中國沿海地區建設核電站,並且通過技術的升級換代,形成了新一代核電站相對完整的知識產權。2015年中廣核集團和法國電力公司簽署協議,共同幫助英國建設核電站。可是,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由於政治上的干擾,建設計劃一再拖延。

  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後,英國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全面制裁,包括對俄羅斯的能源實施制裁。俄羅斯政府毫無畏懼,明確提出必須使用俄羅斯的貨幣盧布進行結算。

  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與俄羅斯關係急劇惡化,歐洲聯盟國家擔心能源供應得不到保障,能源價格迅速上漲,歐洲聯盟一些國家的領導人四處求購天然氣,他們要求卡塔爾等海灣國家增加天然氣出口。歐洲一些國家的政客甚至呼籲,減少石油天然氣使用。所有這些都促使英國不得不考慮加快核電站建設,通過修建核電站,確保英國的能源實現自給自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