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英國脫離歐洲聯盟之後,國際社會曾經討論歐洲聯盟是否會分崩離析,歐洲大陸是否會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現在看來,歐洲聯盟多數國家希望這個組織繼續存在,以便從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英國並不希望歐洲聯盟成員團結一致,共赴時艱。英國採取的策略是,強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作用,在北約提出一個又一個支持烏克蘭的決議,迫使歐洲聯盟國家跟隨英國的步伐。英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讓歐洲大陸戰火紛飛,歐洲聯盟在烏克蘭戰爭中付出慘重的代價。
英國在烏克蘭問題上跳得越高,歐洲聯盟國家損失也就越大。英國作為跨太平洋的橋頭堡,已經變成歐洲大陸秩序的破壞者。如果歐洲聯盟國家沒有意識到英國在烏克蘭問題上所採取的立場以及期望達到的地緣戰略目標,在北約框架內繼續強化對烏克蘭的支持,那麼,歐洲聯盟國家將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第三,歐洲聯盟內部已經形成特殊的市場結構,東歐國家加入歐洲聯盟,成為這個組織內部市場原材料和勞動力的提供者。歐洲聯盟中的西歐國家充分利用市場內部的落差,擴大自己的市場占有份額,並且利用東歐廉價的勞動力,維持經濟的運轉。這是歐洲聯盟擴張的內在經濟動力。但是,對於那些已經加入歐洲聯盟的東歐國家而言,並不希望成為這個組織的二等公民。他們希望利用規則賦予的話語權,在歐洲聯盟內部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
當越來越多東歐國家提出權利要求,歐洲聯盟內部矛盾必將不斷擴大。事實上,無論是波蘭的司法主權糾紛,還是比利時在制裁俄羅斯問題上公開挑戰布魯塞爾官員們的權威,都從側面說明,歐洲聯盟內部是長期形成的等級結構正在發生變化。發達國家試圖利用東歐國家廉價勞動力發展經濟的圖謀越來越難以實現,而東歐國家試圖從西歐國家獲取更多商業機會的願望徹底落空。在西歐國家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東歐國家失落感可能會更加明顯。
東歐一些國家之所以強化與美國的軍事合作,一方面是希望借助於美國的軍事力量,維護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充分意識到,歐洲聯盟已經無法向他們提供更多的商業機會和安全保障。既然北約的存在能夠阻止俄羅斯發動特別軍事行動,那麼,俄羅斯發動的特別軍事行動,反而成為一些歐洲國家加入北約的助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