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中國重視規劃 美國戰略性失誤
http://www.CRNTT.com   2024-05-10 00:08:26


 
  為了滿足美國消費者需要,美國扶持韓國等一些國家和地區發展半導體產業和汽車工業,亞太地區一些國家和地區經濟蓬勃發展。美國企業經營者認為只要掌握著研發和設計以及產品銷售網絡,即可獲得暴利,因此,他們將大量的工廠轉移到亞太地區國家。美國全球化促進了國際分工發展,但與此同時,也為美國製造業衰落埋下伏筆。

  上個世紀末期,克林頓政府的副總統戈爾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發展計劃,將美國軍方通信網絡改造為“英特網”,免費向各國開放,催生了互聯網絡經濟。美國憑借自己的技術優勢,大力發展互聯網絡硬件產業和軟件產業,從而使美國財政有虧為盈。

  進入本世紀之後,美國憑借自己在互聯網絡領域的優勢地位,憑借自己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絕對壟斷地位,先後發動了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戰爭導致美國財政赤字擴大,美國經濟發展陷入困境。奧巴馬入主白宮之後,為了防止經濟空心化,提出了“再工業化”的概念,希望重振美國製造業的雄風。可是,美國已經形成了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華爾街金融既得利益集團憑借自己在華盛頓的政治影響力,一次又一次阻撓美國聯邦政府發展製造業。雖然美國在軍事工業發展領域仍然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是,工廠大量轉移已經使美國的工業體系變得支離破碎。美國建造航空母艦,不得不從其他國家採購元器件。最典型的段子是,美國航空母艦上的攔阻索招標,美國採購商為了獲取巨額利潤,低價向中國一家民營企業提供訂單。類似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美國國防部發布的招標投標清單,不斷更新,大型軍事裝備採購,往往由美國國內的軍工企業壟斷。可是,金額相對較小的軍事採購合同,被美國眾多的小採購商獲得。他們為了賺取利潤,通過各種手段,虛報採購價格,從而使美國國防部採購商品中,有相當一部分價格離譜。戰爭使美國軍事裝備成為“易耗品”,美國軍工既得利益集團和美國軍事裝備供應商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漫天要價,大量軍事物資被浪費,軍事採購貪污腐敗現象非常嚴重。當美國決定對阿富汗軍事採購項目進行審計的時候,審計人員乘坐的飛機空中爆炸,無一生還。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美國工業發展已經走到窮途末路,從產業鏈體系到供應鏈系統,從生產到銷售,美國工業化危機四伏。盡快美國歷屆政府企圖振興美國製造業,但是,積重難返,美國在工業化發展方面出現嚴重戰略錯誤。

  進一步分析,美國之所以出現戰略性失誤,一方面是在霸權思維下,夜郎自大,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主導全球分工,將本國產業體系和供應鏈體系分散到其他國家,追求更多的利潤。全球化發展方向沒有錯,但是,由於把其他國家視為雇傭者,而美國是雇主,發展現代工業過程中,逐漸地失去控制地位。無論是上個世紀對日本實施制裁措施,還是當前對中國實施全面打壓,都充分說明美國在工業發展過程中,競爭力下降。美國試圖依靠地緣政治戰略,挽回敗局,可是在許多情況下,弄巧成拙。另一方面,美國國內民主政治制度決定了,政客們為了眼前的利益,忽視了長遠的戰略規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欠賬越來越多。不論是紐約充滿氣味的地下鐵路,還是全國各地的公路鐵路,都充分反映出,這個帝國在追求霸權道路上狂飆突進,可是,忘記了本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以至於美國鐵路交通事故不斷。昔日引以自豪的基礎設施,變成了美國經濟發展的攔路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