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中國重視規劃 美國戰略性失誤
http://www.CRNTT.com   2024-05-10 00:08:26


 
  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產業鏈支離破碎,主要產品的零部件供應鏈系統成本越來越高,美國製造缺乏競爭優勢。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是加強與各國合作,而是把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作為攻擊目標,認為中國是唯一有能力對美國構成威脅的戰略對手,使出渾身解數,試圖將中國置於死地。

  美國發展戰略,不利於中美關係的改善,同時也不利於美國自身經濟結構調整發展。雖然美國資本市場持續繁榮,但是只要仔細分析,人們就會發現,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赤字,支撐著美國經濟大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高利率政策,導致大量資金進入美國資本市場,製造虛假繁榮。這種現象不可能持續下去。除非美國利用自己的貨幣政策,從亞洲和歐洲攫取更多的財富,否則,美國爆發經濟危機的概率越來越大。

  斯蒂格利茨觀點一針見血。他指出了美國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基礎設施投入不足,使美國經濟發展步履維艱。不斷發生的鐵路交通事故,讓人很難相信,美國是一個發達國家。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成為美國聯邦政府的重要決策。但是,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雖然美國國會通過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法律,試圖通過增加撥款,維修美國破敗的基礎設施。可是,美國聯邦政府與州政府之間的相互攻訐,美國各個既得利益集團之間的勾心鬥角,使得美國基礎設施建設成本越來越大。曠日持久的爭論以及財政預算撥款附加的各種條件,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各個既得利益集團的需要,但是,卻讓美國基礎設施建設步履維艱。美國十年前提出修建高速鐵路計劃,可是到目前為止,美國仍然沒有真正意義的高速鐵路。美國鐵路建設企業雖然獲得了聯邦政府的財政補貼,但是,並沒有建設真正意義上的高速鐵路網絡,而是在現有鐵路系統基礎之上初步改造,宣稱已經建成高速鐵路。美國高速鐵路通車之日,就發生了鐵路交通事故。

  基礎設施的嚴重不足以及工業的空心化,使得美國在與中國競爭過程中,不可能取得勝利。雖然表面上看,美國華爾街資本市場掛牌上市公司資產規模越來越大,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無論是美國波音公司還是美國芯片製造企業,似乎都出現了泡沫化的現象。人們都在等待一場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只不過這場危機到來之後,人們不知道,究竟還有哪些企業等夠生存下去。

  總而言之,中美競爭是一場馬拉松賽。中國高度重視基礎設施建設,長期規劃,持之以恒,發展重工業的同時,發展輕工業,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工業化發展過程中,中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的作用,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借助於數字技術,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在這場競爭中,中國一定能取得優異成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