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廷:我們現在就是台灣,不必再改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11 09:03:35  


謝長廷:台灣朝野互鬥像是“民主內戰”。
  中評社香港5月11日電/謝長廷昨天下午到桃園縣開南大學,以“台灣維新ing”為主題發表演說。他說,台灣朝野互鬥像是“民主內戰”,將台灣最重要的民主價值消耗掉。他還說,希望朝野能共生和解,創造雙贏為百姓謀利益。

  談到台灣定位,謝長廷說,過去戡亂時期,認為對岸政權是“叛亂團體”,“但我們宣佈廢除戡亂時期後,我們等於是在承認他們成功,我們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代表中國,現在就是台灣,不必再改名”。

  謝長廷說,如果走不出去,就讓世界走進來,如同他爭取舉辦世界運動會一樣,未來台灣要舉辦奧運會也是如此,大家要有信心,不要自卑。

  中央社報道,謝長廷演說吸引全場近三百名師生參與,連演講會場的走道都坐滿學生。

  有學生問到和國民黨提名“總統”人選馬英九比較時,謝長廷說,他最大的長處是危機處理,將危機化為轉機,化阻力為助力。他也說,馬英九沒有擔任過民意代表,體驗不到真正的民意,不過他有很多長處,他和馬英九應是有不同的特質。

  謝長廷說,如果說他比馬英九好,這樣不夠謙虛;如果說比馬英九不好,又與事實不符。這樣的答覆為謝長廷贏得滿場笑聲和掌聲。

  他說,人要有自信,人民也一樣,不必自卑,改變往往就在一念之間,像他過去主政的高雄市,如今市民有自信就是最好的例子。另外,他爭取2009年世界運動會的情況也是如此,就是不怕困難,努力爭取,最後終於會成功。

  謝長廷也說,政府總預算案遲遲無法通過,對臺灣經濟和國際形象都是負面,現在的朝野惡鬥如同“民主內戰”,民主內戰也對台灣是一大傷害。

  謝長廷說,如果他未來當選“總統”,首要就是“立法院”要過半,讓政治在體制內正常運作,讓台灣繼續向前走。最後是愛與信任,承諾很重要,政治人物不要說空話,社會無論如何蛻變,政治人物的話都要一一被檢驗,才能創造社會信任價值。

  他也提出和解共生的理念,包括主體一定要存在才能和解,如同兩岸關係,如果大陸“一直在打壓台灣的生存空間,就不必談和解”;共生則是尋找雙方共同的利益,認同就會有共生,就會雙贏。

  至於有人問到副手人選時,謝長廷說,現階段不必急,要多聽聽各界和民意的聲音,再決定。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