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主研製新支線飛機年底下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9 21:03:49  


中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支線飛機ARJ21將在上海開鉚總裝。
  中評社香港3月29日電/2007年3月的最後一周,對上海飛機製造人來說,是不同尋常的一周。今天上午,為美國波音生產的第1000架波音737-NG飛機水準尾翼交付;後天,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支線飛機ARJ21將在上海飛機製造廠開鉚總裝。雙喜臨門,凸顯了上海航空業的實力。
  
  四地協同上海總裝
  
  新民晚報報道,記者今天在上飛廠看到,在一間二十多米高、六七個籃球場大的車間裏,流線型機頭和機身、尾段等一系列大部件都已架在型架上,新支線飛機整體外觀已初現雛形。到今年年底,首架ARJ21試飛機將完成總裝下線。
  
  據悉,作為目前中國民用飛機研製的核心專案,ARJ21飛機項目去年4月從詳細設計轉入全面製造,四地協同加快了製造速度。去年9月以來,負責首架ARJ21總裝的上飛廠相繼檢驗並接收了來自“西飛”的前機身、“成飛”的機頭、“沈飛”的發動機吊掛等大部件。今年3月初,最複雜的大部件--長13米的機翼實現交付,標誌著研製水到渠成,進入整機總裝階段。
  
  按計劃,ARJ21新支線飛機將於2008年3月首架飛機試飛,2009年第3季度交付首個用戶。2010年達到年產11架飛機,2011年後年產30架。
  
  練好內功忙得開心
  
  已過56歲生日的上飛廠,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自行研製成功了“中國造”四發噴氣式大型民用客機“運10”。如今,幾代上飛人的自主製造飛機夢,轉到了新支線項目上。
  
  “忙得開心”是上飛人的共同心聲。為“波音737”製造平尾、為“空客A320”製造前貨艙門門框……給國際航空巨頭“打工”不僅是為國家賺外匯,更能借此練好自己的“內功”。早在半年前,上飛廠裏就夜夜開起了“神仙會”——廠長、專案總工程師、技術人員、車間主任……大家一起“燈白茶綠”,為白天的技術難題畫因果分析圖。後天總裝即將開始,這樣的“神仙會”肯定將繼續開。
  
  先支後幹未來更大
  
  “先支後幹”——先發展支線客機,再研製幹線大型飛機,這將是中國民航製造業的發展路徑。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總顧問楊育中透露,在ARJ21的基礎上,中國正醞釀大型幹線飛機的研製。
  
  據規劃,上海將啟動“一個中心、兩個基地”的航空工業產業帶建設,即閔行紫竹園的上海航空研發中心、大場地區的支線飛機生產基地以及浦東的大型民用幹線飛機生產基地。這一計劃如能實現,將大大提升航空產業在上海城市產業結構升級中的分量。
  
  相關鏈結
  
  作為國家重大工程項目,ARJ21專案首期投資50億元,基本型、加長型、貨運型和公務型等系列的研製將齊頭並進。目前,ARJ21訂單已接到71架。每架ARJ21可提供70至110個座位,客艙寬度比同類機稍寬,舒適性堪比幹線飛機,且增大了下貨艙的容積。它可為國內80%以上航段提供服務,尤其適合飛雲南、四川等境內支線航路多、短程航線多的地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