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曾俊華狠批大學生﹕對社會沒承擔 報紙也不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03 09:08:43  


財政司長曾俊華應中大邀請主持演講,他以”領導與承擔”為題,以自己的經歷呼籲年輕人要對社會有所承擔,他又批評現時大學生不看報紙,不關心社會。
  中評社香港11月3日電/本地大學生常被指對社會事務認識不足。財政司長曾俊華昨出席中大演講時,批評不少大學生連報紙也不看,對社會欠缺關心。他以自己在美國留學時的火紅經歷,提醒莘莘學子要關懷社會,不論在哪個領域當領袖,都要有自己的價值觀,又勉勵在場年輕人,不但要對自己的社會有承擔,還要勇於接受困難和挑戰。

  據明報報道,曾俊華昨日應中大之邀請到校園演講。他以財政司長身分出現,並非與學生分享股票或財經知識,而是以“領導與承擔”為題,呼籲年輕人對社會有承擔。當年在美國留學的曾俊華先向在場學生道出自己60年代隨家人 移居美國,其後在麻省理工念建築,參加社區運動及服務,組織華僑爭取應有權利等經歷﹕“年輕人充滿理想,難免有理想主義的衝動,愛談論社會改革。”

  哈佛遇“勤力政務官” 應邀回港

  他指出,自己畢業後沒有當上建築師,跑去念教育碩士,希望以教育教革來紓緩跨代貧窮。他又向學生娓娓道出在美國遇上曾蔭權的故事,“當時我到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再進修,同班有一個由香港來、好勤力的政務官,有一日他問我是否有興趣回香港做點事,考慮後,我決定回來,一幹就25年。”

  曾俊華以自己的經歷呼籲年輕人,不論將來在任何崗位,都應該有自己的理念和價值,關懷社會,才能推動香港進步。他更以股票作比喻,“炒股不需要有‘承擔’,千萬不要與股票產生感情;而‘承擔’則需要你對生活的地方有感情,願意花工作和讀書以外時間了解社會事務”。他勉勵大學生應該勇於面對困難和挑戰,而大學正是培養對社會關懷的起點。

  有學生指大學應該開放校政,以提升年輕人公民意識,曾俊華卻指不少大學生連報紙都沒有看,“這是最低限度,不能只關心課本,還要當自己是社會一分子,參與社會的活動”。

  喻中大似早稻田愛挑戰權威

  曾俊華提及,曾有友人把中大比喻作日本早稻田大學,港大則像東京大學,後者是日本政壇人才庫,出過大量當權者,反觀早稻田學生多投身傳媒或反對黨,他指中大學生都是反叛和愛挑戰權威。

  學生昨日的參與未見熱烈,只有數名學生提問,需要教授“撐場”提問。其間有內地學生以普通話提問,但學生把問題重複3次及翻譯後,曾俊華才能以廣東話回答。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