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商業秘密調查近半針對中企 成打擊手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22 14:27:17  


  中評社北京2月22日電/美國白宮2月20日晚發布的一份名為“反外國盜取商業秘密策略”的報告,儘管聲稱“並不專門針對某個國家”,但卻依然引發了外界對中美商貿關係的猜想,就連《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也毫不避諱地稱此戰略“主要向中國等國家施壓”。

  這份戰略報告將給中國企業帶來什麼呢?

  美337調查背後是產業競爭

  美國對於中國企業產生警覺並非一朝一夕的事。縱觀近些年來美國337調查中有關商業秘密的案件就可窺見一斑。

  法制日報報道,北京君合律師事務所合夥人、中國及美國紐約州注册律師冉瑞雪今天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2002年到現在,美國337調查中關於商業秘密的案件共9件,而其中以中國企業為被告的就有4件。這4件分別是2008年的鑄鋼鐵路車輪案、2011年的電子壁爐案、2012年的橡膠增黏劑案、2013年的碎紙機案。

  在美國針對中國企業的四起337調查中,除了電子壁爐案,冉瑞雪都是代理律師。她分析認為,案件呈增多趨勢的原因是“中國企業近些年來走向國際市場的越來越多,技術上越來越有競爭力,對美國的相關產業造成了一定威脅。”因為與其他類型的337調查案所不同的是,商業秘密的337調查中必須證明對美國國內產業存在潛在或已經造成了損害。

  冉瑞雪表示,國外對於中國企業的傲慢與偏見固然存在,但同時也應該理性看待,用法律的方式應對貿易戰,包括利用美國司法獨立這一點去獲得對中國企業普遍有利的判例。

  例如,目前涉及商業秘密的美國337調查的判例有一個明顯的缺陷,即適用美國商業秘密法來裁決人財物等聯結點都在中國的案子。事實上,這一點在美國內部也是有爭論的,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的一位主審法官就在該判例的裁決書中,明確反對適用美國商業秘密法解決純粹發生在中國的商業秘密案件,認為這會導致國際貿易上很大的問題。

  冉瑞雪認為,對於中國企業被指控盜用商業秘密的美國337調查案,應該不惜上訴至美國最高法院,相關產業和機構也應提供支持,因為這不是個案,而是全體中國企業受益的法律規則層面的努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