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主流媒體客觀評價萍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05 00:11:01


  中評社香港5月5日電/連日來,不斷有親友來到位於紐約華埠的榕信酒樓,向萍姐的家人表示深切的慰問。萍姐的先生張亦德及女兒1日表示,大家在感嘆萍姐坎坷一生的同時,也對美國主流社會終於改變對萍姐完全負面看法而有所安慰,“主流媒體能有這樣的改變,應該歸功與《僑報》去年派出記者到監獄探訪後寫出的報道。我們非常感謝《僑報》的公正報道。”他們說。

  雖然,在鄉親眼裡,萍姐是個大慈大悲的“活菩薩”,但以前,在美國主流社會眼裡,萍姐是一個建立了龐大偷渡帝國的十惡不赦的“偷渡皇后”。萍姐去世後,美國之音、《紐約時報》先後推出長篇報道。這些天,萍姐的家人及親友一直在傳閱。

  “整個庭審過程中,媽媽覺得有太多的不實之處,實在是百口莫辯。因此選擇沉默。只在庭審的最後一天她利用最後機會,自我辯護一個小時,而這在法官看來是絲毫沒有悔意的表現,他們不知我媽媽有多冤屈!但這一個小時的辯護,媒體只是很簡單地報道。因此,長期以來,美國主流社會對我媽媽是完全負面的看法。這次終於不同了,紐約時報、美國之音的報道都發生了變化,他們開始看到我媽媽的另一面。特別是美國之音報道,大量引用了你去年寫的報道,算是讓我媽媽有了說話的機會。”萍姐的女兒對《僑報》記者說。

  美國之音在4月28日的報道中,第一句用的是“在大紐約地區、香港和福建福州一帶很有些名氣的‘萍姐’鄭翠萍,走完其極富傳奇色彩的坎坷人生”,沒有再給萍姐冠以以前主流慣用的“偷渡皇后”之類的稱呼。在報道中,美國之音反覆地把聯邦對萍姐的指控,與萍姐對《僑報》記者說法做對比,還用了“萍姐幫助鄉親圓美國夢”、“出師已捷身後死,常使鄉親淚滿襟”等小標題。

  如美國之音報道:FBI的案情介紹說,萍姐索要偷渡費,無所不用其極。萍姐答應上船前,先付定金,人到美國後,付所剩款項。她的通常做法是,先把人蛇控制起來,讓家屬或家人寄錢給偷渡組織者,不交錢,這些偷渡客就別想出去。

  但僑報的人物特寫,描述萍姐是慈眉善目的“女菩薩”。她說:她只是幫助自己的親戚、親戚的親戚來美國,從來沒有幫其他村的人。“我只給要來美國的鄉親做擔保”。另外,鄭翠萍說:她只做飛機線路:就是用假護照真照片乘飛機進入美國。“我從不做乘船偷渡線路,坐船太危險,100多人一起來,也許會死人,而且目標太大,容易失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