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屈原故里端午節的十大地方民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3 00:08:07  


宜昌市民端午包粽子的習俗代代相傳。
  中評社北京6月3日電/今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期間,將展現原汁原味的十大民俗活動。

  民俗 :清晨祭江

  背景: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或五月十五黎明,屈原故里的人們在龍舟下水前祭江,為“龍舟披紅”,舉行游江招魂,龍舟競渡比賽。

  現場:6月13日清晨,秭歸縣茅坪鎮長江邊徐家衝港灣,屈子故鄉的人們將身穿祭服,在獨具特色的艾蒿門前,按照秭歸的傳統風俗進行祭江。彩門前供桌上擺豬頭一個、羊頭一只、供果一盤、紅燭一對、香爐一個、香多束。主祭人員面向長江,先燒紙,再殺雞,然後取血和酒,奠酒祭江、祭龍頭。隨後,在8個民間藝人的吹打樂聲中敬香、叩首,所有人跟隨主祭人員圍繞供桌游三圈。祭畢,兩名青年男子將龍頭抬上肩膀,由主祭為龍頭披上紅布,送龍頭下水。

  民俗 :女兒回娘家

  背景:在屈原故里,每到端午節時,接女兒回娘家團聚過節,已成為千百年來的習俗。

  現場:6月13日當天,在秭歸縣九畹溪鎮九畹溪村,58位各年齡層次(20—60歲)的婦女,身著節日服飾,以各種方式(或坐轎子,或坐滑杆,或騎馬,或坐船,或坐摩托車,或坐拖拉機,或坐轎車),在同一天回娘家,與家人團聚,共過端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