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警惕文物保護背後的地產衝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3 06:57:15  


 
  2009年6月,國家文物局和杭州市在良渚舉辦“大遺址保護良渚論壇”,中國考古界在此提出“大遺址保護與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良渚共識》。

  “大遺址保護有三種形式,一種是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四有’保護,一種是制定保護規劃,納入城鄉建設發展規劃。第三種建設國家遺址公園。國家遺址公園儘管不是保護大遺址的最好方式,卻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種方式。一直以來,各地的考古遺址保護工作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鑒,這也導致很多考古遺址受到保護性破壞。”張忠培說。“但是建設遺址公園,不等於將遺址公園化。大明宮建設方式違背了國家遺址公園的初衷,是錯誤的。”

  “目前,大多數地方對文化遺產保護的認識,僅僅停留在產生經濟效益的層面。”9月6日,“中國石家莊.正定古城文化保護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孫家正嚴肅指出,珍惜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絕非只是出於文物工作者的個人愛好,更不是因為這是賺錢的品牌和古董,保護文化遺產就是保護和珍惜我們民族的歷史,保護、珍惜人民群眾的心理歸屬和情感需求。“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遺產保護的最重要的價值在於精神層面。丟失了文化遺產,我們就會心無所依,悵然若失,難以找到回家的路。”

  也是在此次論壇上,“曲江模式”,再次受到文保專家的“炮轟”。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舒乙將“曲江模式”形容為:掛著文物的“羊頭”,賣房地產的“狗肉”。“對地方政府特別是官員來說,‘曲江模式’有著巨大的誘惑力。地方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官員能否抑制追求短期利益的衝動,將是中國文化遺產能否走上科學保護之路的關鍵之一。”

  應該警惕的是,經歷了20世紀八九十年代城市建設熱潮之後,在發展文化產業園區的大纛下,又一輪大規模破壞歷史文化遺產的浪潮在推進,在這股愈演愈烈的浪潮背後,是終將禍及百姓的地產圖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