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澳門老城,不拆也能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06 17:23:18  


歷史老城區的購物街,世界遺產并未要求“視覺效果”,保持遺產地的商業活力,才是根本。
  自從2005年澳門歷史街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以來,澳門給世界亮出了一張新名片——“一座文化的城市”。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澳門與內地的思路截然不同,付出的成本和代價也小得多,其中的奧妙就是不大拆大建。 

  老房不是非拆不可 

  世界新聞報報道,中西文化在澳門交融碰撞的400多年,在3平方公里的澳門老城留下了密布的歷史遺跡。澳門的城市化進程較為緩慢,1999年回歸祖國後,人們看到的是一座“百廢待興”的城市。按照內地城市規劃者的邏輯,一場轟轟烈烈的拆建運動是不可避免的。但2001年澳門歷史街區開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以來,十年間澳門沒有大規模的動遷和拆遷。數據顯示,為申報世界遺產和維護、改造歷史街區,澳門共投入約1.2億元人民幣,與內地動輒十幾個億的申遺保護投入不可同日而語。 

  剛從澳門調研歸來的文化學者裴鈺說,“不進行大規模拆遷,大大降低了政府的政策性投入,保證資金投入到文物的保護和修繕中去,受到影響的只是文化遺產地的‘視覺效果’。” 

  澳門對老房的“容忍度”超乎我們的想象。距離聞名遐邇的大三巴牌坊不出800米就是居民區,牌坊旁邊的哪吒廟與居民樓僅一牆之隔,澳門人沒打算拆掉這些老房。事實上,在整個澳門老城,文物景點都與老街小巷交織在一起,新老建築共存,華洋共處。 

  老房並不必然有礙觀瞻。據裴鈺介紹,澳門舊城改造,主要依靠有效的和深度的功能更新、場景置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