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糖紙:一代人的“甜蜜”回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28 17:12:25  


  中評社香港1月28日電/《北京商報》報道,在以往採訪收藏者、聚焦收藏圈的時候,我們發現,收藏家內心的快樂來自他們對生活的熱情。與拍賣市場中熱鬧的天價競賽相比,記錄著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物件”更牽動人心。農歷虎年最後一期典藏周刊,我們為讀者呈現本期另類收藏策劃稿件,希望給您不一樣的收藏體會。

  糖紙即糖標,糖果的包裝,曾是很多孩子渴望得到的收藏品,花花綠綠的糖紙夾在大本子里,相互交換欣賞,那份收集的高興勁兒遠超過吃糖。今天看來,這些僅有的包裝創意成為很多收藏家“甜蜜”的回憶。

  甜並快樂的收藏

  糖果分為卷糖、塊糖、立體糖,老糖紙有“鳥結糖”、枕式糖、棒頭糖、象形糖……糖紙所用材料分為“玻璃紙”和蠟光紙。收藏老糖紙就是將糖果包裝紙洗淨、展平、入册、分類並展玩。當年高級糖首推“上海奶糖”、“冠生園”、“ABC”、“塔牌”、“三喜牌”、“義利”、“老光明”、“西區老大房”、“老虎牌”,上海老糖紙為人們勾勒出中國糖果業往昔的歲月。上世紀50至70年代講究憑票購買,因而收集糖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每逢春節,就是糖紙“大豐收”的季節。收藏糖紙,可是件辛苦的事情。

  漂亮的糖紙一張兩張看不出名堂,但只要把它們很好地編排到一塊,說不定能拼出動物世界和海闊天空,動畫的、花卉的、上海的、北京的、普通紙的、塑料紙的還有金紙的。整理糖紙,順著老糖紙上的信息一一尋找,往事恍若就在眼前。孩子們喜歡五顔六色的包裝。而政治色彩很濃的“文革”年代,大人穿的衣服都是黑、綠、灰三種單調的顔色。但孩子們卻在單調的生活里發現了花花綠綠的糖紙,一顆童心對美和色彩的渴望,不由地都寄托在了小小的糖紙上。方寸之上給歷史留了細密的針腳,堪稱一門獨特的視覺藝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