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消失中的傳統 我們丟了太多可貴的東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21 00:02:49  


 
  至於猶太教菜式的繁複和齋戒飲食的清規戒律之多,更加讓人聽得頭暈。所以聽做基金交易的朋友說,哈德遜河畔最掙錢的職業不是他們這樣的交易員,而是猶太教餐廳的廚子。誰要是懂古希伯來文,並且能做出地道的猶太菜式,並且按照不同的節日安排演繹菜譜,那簡直就是比券商分析師、基金經理人更加長盛不衰,抗金融危機風險能力一流的職業。

  不知道為什麼,別的民族移民到美國,依然可以有很頑強地保持傳統的能力。雖然秧媽我已經塞不進去任何一件國內帶來的旗袍了,但是過年的日子裡,我還是給秧秧小朋友套上了漂亮的唐裝。

  歷史比很多國家更加悠久綿長的中國,在祖國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急哄哄地趕英超美,特別喜歡學習美國的現代化樣板戲。不經意之間,我們丟了太多可貴的東西。我們建成了比曼哈頓更多的高樓大廈,更快速便捷的地鐵系統,我們也更喜歡其實更適合“胸大腿長”歐美風的服裝配飾,津津樂道於那些品牌名字。比較有趣的是,紐約的高樓數量和高度現在早已被上海超越,地鐵系統也是百年前的產物,經常會被國內來出差的朋友們嘲笑“臟亂差”。

  再說美國長大的ABC孩子們,漢語之糟糕程度,使得我不得不每天對著秧秧精神緊張地強調在家要說中文。曾經問過一個ABC同學,她說父母不讓她在家說中文,是為了讓她把英語練得更加流利些,可以更好地融入美國社會雖然在她極小的時候,家裡曾經流行台山話。可是我很好奇,一個連和自己血脈相連的語言文化都丟棄的人,會有多麼大的融入主流的可能性?本來美國文化的所謂主流,也就是在無數支流文化的融合中出現的兼容並包,和諧共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