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參與是最好的保障”
6秒鐘讓遼寧科技館消失得足夠徹底,它留在查號台的3部電話號碼,當天再撥打時已不複存在了。一些市民以自己的方式向這個 “老朋友”告別。有些人早上5點就來看它最後一眼。一位68歲的老人以為爆破在6點鐘進行,當他5點50分趕到時,看到那棟熟悉的大樓已經不見,懊悔萬分,嘴裡不住念叨:“太遺憾了,太遺憾了……”
告別也在網絡上進行。有的網友把這個冰冷的鋼凝混合物擬人化:“1988年出生,小80後,年僅23歲,正值青壯年……”有的網友感慨:“才23歲的樓齡啊,啥罪沒有,說判刑就判刑,而且是死刑,立即執行,沒有二審。”有的網友很氣憤:“這炸的不是樓,是錢!”還有的網友熱衷講道理:“市規劃建設,是擺積木嗎?一個受尊重的國家,不是建築多高多新,而是有令人尊重的價值觀!”
走遍了大半個地球的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秘書長劉維新說,他從沒看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現在這樣大運動式地“拆了建、建了拆”。建築是用石頭寫成的史書,中國“建築短命”現象嚴重違背城市建築發展的規律,沒有文化積澱的城市不是城市。有網友評論說:我們活活把中國建築這部“古代史”寫成了“現代史”。在巴黎,拆一幢房屋比建一幢要難得多。初到巴黎的中國人常常驚嘆:古老的建築軀殼裡,竟有著如此現代化的生活設施,衛生間安裝了防漏電的人感應開關,廚房現代化廚具一應俱全。
英國同樣如此,連電線杆都受保護。有的案例讓人動容不已:英格蘭東北部的紐卡斯爾有一座現代藝術博物館,它是由面粉廠改建而成的。僅僅為了保留面粉廠的牆體和上面碩大的“波羅的面粉廠”字樣,英國人竟花費了7500萬英鎊,而推倒重建只需3500萬英鎊。劉維新說,他很羨慕一些國家的老建築,這些城市“老人”,受到嚴格的法律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