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互聯網真會讓人變得淺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8 10:13:14  


  中評社香港5月18日電/《中國青年報》報道,我在電腦顯示器上貼著一張紙,上書“過度使用搜索會損害你的智商”。因為從業於傳統圖書出版行業,我的大部分同事對新媒體、新技術的接受程度比較低,所以每當走到我的工位上,他們都會饒有興趣地把這句話念一遍,然後鄭重其事地問我,“這是不是真的?”“這要看你自己如何使用搜索。”我一般會一笑了之,然後這樣回答他們。

  我不會像尼古拉斯.卡爾那樣告訴他們,“在我們跟計算機越來越密不可分的過程中,我們越來越多的人生體驗通過電腦屏幕上閃爍搖曳、虛無縹緲的符號完成,最大的危險就是我們即將開始喪失我們的人性,犧牲人之所以區別於機器的本質屬性。”這是卡爾在他的新作《淺薄:互聯網如何毒化了我們的大腦》中所下的結論。在朋友處看到這本書時,我產生了共鳴。作者提出的最大問題——使用互聯網會對我們大腦的工作方式帶來什麼樣的實際影響,讓我很感興趣。

  計算機是不受控制的人腦延伸

  一項調查顯示,一個美國人平均每天要接收約34G信息,是11萬個英文單詞的信息量,相當於一般電腦硬盤存儲量的1/5,這當中大量的信息是無用的,而這些信息絕大部分又來自互聯網。

  在書中,卡爾的核心觀點是,互聯網把人類生活中的一些行為“外包”了,換句話說,某些原本應該儲存在人類頭腦中、由人類智商進行處理的信息,轉而由計算機和互聯網進行處理。問題在於,我們不能完全自主地決定哪些信息外包,哪些信息由自身的思維處理,但是必定有一些信息是不能交由計算機處理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