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布達拉宮 在傳承與保護中續寫輝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3 09:26:28  


 
  如今,當年有名有姓的建築經保護維修,已經起用,當年舊西藏政府的造幣廠、印經院、馬厩、監獄、法庭甚至酒館等已成為游客了解歷史的新景點,有的還成為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等建築維修工程完工後,孟慶瑞的布達拉宮生活將告一段落。他說,這9年,自己不僅適應了高原氣候,在布達拉宮維修中也學習到了不少藏式古建築修繕的技術。他查看了資料,“十一五”期間西藏文物保護資金達到5.7億元,而“十二五”期間的投入將達到十多個億,有更多的文物保護建築將迎來維修工程。這對他和他的維修隊伍來說,意味著更大的市場機會。他選擇繼續留在西藏。

  1936年隨英國使團抵達拉薩的斯潘塞.查普曼,這樣描繪他看到的布達拉宮:“布達拉宮給人這樣的印象,它不是由人建造的,而是長在那裡的,與周圍的環境極完美地結為一體。”而對西藏人來說,布達拉宮早已經不只是一座建築,它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

  時間已近中午,一大早就到布達拉宮朝拜的絡繹不絕的民衆,正帶著他們心愛的轉經筒,走進街市的甜茶館。而這座始建於公元7世紀的宮殿,屹立在拉薩市區西北的紅山上,在熱烈的高原陽光擁抱下,巍峨莊嚴。經歷了1989年到1994年的第一次維修,和2002年至2009年的第二次維修,在漢藏等各族能工巧匠的精心繪制下,這個承載著藏民族文化和藏族同胞心靈信仰的古老建築,正煥發出更加蓬勃的活力,向世界講述著自己獨特的輝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