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海外看民俗:走近阿米什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6 09:27:57  


  中評社香港7月26日電/《人民日報》報道,夕陽西下,37歲的阿倫.菲舍爾和妻子瑪麗笑盈盈地走出家門,迎接我這位登門造訪的記者。阿倫留著絡腮胡子,唇上胡須剃得精光,頭戴飾有黑帶的寬邊黃色禮帽,身穿寬鬆白襯衣和黑色吊帶褲;瑪麗身著背帶長裙,頭戴黑色便帽。這套典型的阿米什人行頭,令人恍若來到18世紀的歐洲大陸。

  阿倫的家位於賓夕法尼亞州蘭開斯特縣朗克斯鎮天堂街73號,走進阿倫家門,仿佛歲月倒回到100多年前:照明不用電燈,仍用煤油燈;沒有洗衣機和烘幹機,屋外一條長長的晾衣繩上搭滿了衣物;沒有電視機和空調,更不用說電腦和互聯網了。我問他:“有電話嗎?”“家里沒有,但外面有一部,幾家做生意時共同使用。”阿倫答道。“為什麼不用烘幹機呢?”我指著晾衣繩上長長一串“生活的旗幟”問道。“《聖經》上沒有寫可以用烘幹機。”一臉憨厚的阿倫回答。

  阿倫家的晚餐桌上擺滿了自家生產的綠色食品。他有5個孩子,9歲的女兒貝西和光著腳丫的5歲男孩馬林正在餐桌旁忙來忙去。席間,不到1歲的小女兒突然放聲大哭,貝西立刻熟練地抱起妹妹。再過3年,貝西就將成為家中的全職勞力,因為依照阿米什人的傳統,孩子讀書不超過8年級。

  手工織物是阿米什人的特色,“女紅”便成為阿米什女性的專長。貝西手織的一方手帕擺放在書櫃中,手帕上用黑線綉著一句話:“如果媽媽是一朵花,我就采摘您。”書櫃里的書籍除《聖經》外,多與阿米什人的歷史和教規有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