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文藝演出怎成“奢侈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0 10:07:53  


  中評社香港9月10日電/《光明日報》報道,“在法國,一場演出的票價平均只要20歐元,學生和會員更低,在10歐元-20歐元之間。根據人均2500歐元的較低月收入計算,當地人看一場話劇演出,也就花費月薪的1%左右。”剛從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歸來的國話先鋒劇場經理傅維伯這樣描述當地的演出票價。反觀中國,一場話劇演出票價通常要100元至600元,以3000元的中低收入水平計算,看一場演出要占月收入的3%-20%,比法國高出許多倍。

  票價是怎麼高起來的?

  國家大劇院黨委副書記郭玉良認為,制定票價時應考慮三個因素:成本、供求關係和觀眾的消費承受能力,其中,演出成本高是導致高票價的主要原因。郭玉良分析,一場舞台表演的成本,包括直接和間接兩部分,不同劇場情況各異。就國家大劇院的情況而言,直接成本中,主創、主演人員的演出費占到60%甚至以上(以交響樂演出為例,作曲費用占很高的比例),宣傳推廣費用占18%,稅費15%,接待、差旅等費用約占7%。還有間接成本,是指不直接反映在項目里的日常開銷,如安保、水電費等。

  對比國內外的演出票價,郭玉良認為,國內較高的票價與國際結算方式和我國文化市場體系尚不穩定有關。以歌劇為例,國外著名演員的演出費用有一定標準,演出費用與國際接軌,而我國居民的收入水平、文化市場的運作體系沒有跟上,人們對票價的消費感知自然就高。

  除了演出費高,高稅率也是抬高票價的一層關卡。在我國,大多文化演出場所並不像圖書館、博物館一樣被列入公共文化設施,因此不僅要繳納房產稅,還要按照商業和娛樂業的標準繳納5%至20%的營業稅,這一部分成本也分攤進了票價之中。

  北展演藝文化有限公司演出總監張力剛認為贈票太多是高票價的直接推手。美國百老匯的票價一般為100美元、150美元兩檔,而國內演出票價常常分為80元至1680元多檔。整場一般要賣出60%的票才能收回成本,又要留10%-20%的贈票,供給公安、消防和文化主管部門,剩下的票才是收益,這樣自然提高了票價。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