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絡文學的出路在哪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11 10:01:37  


  中評社香港11月11日電/《中國經濟網》報道,第八屆茅盾文學獎評獎活動已經結束,不少人在談論這屆文學獎以及獲獎作品之餘,更關心進入本屆文學獎候選的網絡文學作品的得失、經驗及其命運……

  本屆茅盾文學獎,有7部網絡小說候選作品,但也只有《遍地狼煙》進入前81強。有的讀者說網絡小說進“茅獎”只是“打醬油”;有的認為這是網絡文學的全軍覆沒;更有網民們認為,這是“茅獎”歧視、排斥這些網絡文學作品……這樣的感受,或許有一種情緒的因素在內,但卻也不難理解,讀者、網友這是在一些困惑和無奈中表達對“茅獎”以及網絡文學的期待、希望。

  人們關注比較多的、有代表性的,還是茅獎和《盜墓筆記》的話題。茅獎規定參評的“網絡文學要求出落地書”,《盜墓筆記》因為“沒寫完,還有續集”而沒有入圍。這不僅引起許多讀者的質疑,網絡小說作家、《盜墓筆記》的作者南派三叔也頗多感慨,“此前有一些得了茅獎的作品也是沒有寫完的半成品。我的事只能說明,茅盾文學獎的心可能並沒有真正向網絡文學敞開”。這番話中,有對“茅盾文學獎”的疑慮,也有對這個文學獎對待網絡文學、網絡作家缺乏真誠態度的失望。南派三叔說,茅獎只是專業文壇圈子內的認同,而他需要的是廣大讀者的肯定,“網絡文學在市場上暢銷了就是得獎了,我不需要那些人來肯定我”,“走自己的路,不摻和”茅盾文學獎……

  不能否認,當今人們在對待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的看法和態度上存在著很大分歧,有的認為網絡文學不需要評獎,在全民寫作的網絡社會,文學作品的價值應由大眾來評價,評獎只是少數評委的自娛自樂,點擊率和下載量才是網絡文學的生命……“魯迅文學獎”評選時,不少人就抱著這樣的看法,這次“茅盾文學獎”評獎中網絡文學被認為受到“冷落”,是否折射出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的“鴻溝”依然巨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