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老北京買菜進“鬼市” 銷售好似人民戰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11 10:01:03  


上世紀80年代,北京街頭購銷大白菜的場面。
  中評社香港11月11日電/《北京晚報》報道,提起過去北京人購買冬貯大白菜的熱鬧場面,許多年輕人可能是沒有記憶的。有人做過有趣的比喻:看見去年年底北京人買車了嗎?整夜在驗車場排隊,那場面就跟過去買大白菜差不多。如今買冬貯大白菜的人確實少了,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現在市場繁榮,菜品豐富,即使在天寒地凍的日子,人們對蔬菜的選擇也大有餘地。

  過去,老北京人所稱的“鬼市”,一般指破爛舊貨買賣,五更掌燈天亮即散。其實京城菜市,從清初延續到新中國成立之初,也俗稱“鬼市”。郊區菜農半夜進城賣菜,城里的私人菜行兩三點鐘就開門迎客,天一亮鮮菜就送進了大戶人家的宅院。

  蔬菜成了“國家二類物資”

  1955年,北京蔬菜旺季造成大量積壓腐爛。1956年8月,雨澇成災,蔬菜減產,市場無菜,菜價猛漲。於是1957年,按照糧油統購統銷的做法,北京市人民委員會決定把蔬菜列為國家二類物資,由統購包銷轉為統購統銷,同時取締自由市場,不准機關、企業、院校等單位以及菜販直接去農村收購蔬菜;中央指示,大城市蔬菜“就地生產、就地供應,劃片包幹,保證自給,必要時爭取外地支援”。

  1958年,北京開始憑“居民購物證”登記供應蔬菜,三天供一次,每人供菜1斤,但做起來很難討好。三年困難時期,1960年和1961年上級號召“低標準,瓜菜代”,可是,瓜菜哪裡夠代的?曾經按居民正式戶口和機關食堂入夥人數,每人每天供應半斤菜。供應不足,還要以“黃豆嘴”(發芽的黃豆)補齊,或以黃豆代替:2斤黃豆折合5斤黃豆嘴。那年頭,黃豆是營養品,成了醫院為浮腫病人開的“浮腫藥”、特殊指標供應的補助食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