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梭嘎苗族生態博物館:歐洲經驗中國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26 09:57:26  


   
  1998年10月31日,梭嘎苗族生態博物館正式開館並對外開放。當時國內外媒體對這一文化項目寄予了厚望。挪威政府官員多次到貴州實地考察,隨後又支援建立了花溪鎮山、錦屏隆里、黎平堂安三座生態博物館。
  
  2005年6月,貴州生態博物館群建成暨國際學術論壇在貴陽舉辦,專家雲集,總結經驗並提出問題。隨著挪威政府與中國政府合作的文化項目的結束,挪威政府停止支援生態博物館的建設。資金來源大大減少,貴州生態博物館被迫踏上了自我發展之路。
  
  一次失敗的嘗試?
  
  2005年,已經有媒體關注梭嘎苗族生態博物館的生存困境,並解析得與失。
  
  2006年,學者摩羅發表博文《主流的力量》,對梭嘎村寨發生的變化感到憂心忡忡,“這裡究竟喪失了什麼,我們根本沒有時間去盤點。”
  
  2011年,梭嘎苗族生態博物館更加蕭條落寞。據本刊記者了解,館長也沒有太多時間到偏遠的梭嘎任職,生態博物館所面臨的生存困境並沒有任何改變。
  
  很多人認為傑斯特龍無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為梭嘎苗族生態博物館約法三章:一、強調社區居民是文化的主人,他們是文化的創造者和繼承者,他們有權利對自己的文化做出解釋;二、當旅遊業的發展與文化保護發生衝突時,旅遊業應該服從文化,而短期的傷害文化的經濟行為應該得到制止;三、生態博物館的一個重要任務是促進社區經濟發展,改善社區居民的生活。這就是中挪專家一致認同的“六枝原則”。
  
  梭嘎苗族生態博物館建成後,梭嘎通電並引進了電視,修建了柏油路,安裝了自來水,修建了希望小學,並對寨子里具有百年以上歷史的民居進行重點保護。生態博物館確實改善了當地老百姓的生活,這也使當地人看到博物館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但據本刊記者了解,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生態博物館帶來的好處。前任館長徐美陵說:“政府為他們修建了新寨,讓許多人從山上搬了下來,又把老寨中的一些房子重新修建了,本來是好事,但也造成了矛盾。有些沒有住上新房的不高興了,沒住上新房,舊房又沒改造的就更不高興了。以前各寨每家貧富都差不多,但由於新寨的建立,大家有了區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