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俗也如皮毛也如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01 09:33:57  


  中評社香港2月1日電/湖北日報文章: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研究民間藝術的學者呂勝中,出了好幾本民藝書,記得最清楚的是《覓魂記》。好在幾乎不用學院派的套話與概念,僅大白話加個人經歷把傳統說得簡單明了。

  傳統是“魂”,草根百姓的社會中,這種魂就在民俗、民藝中顯現。歷來的治理者,誰上台都想搞一番“移風易俗”,要按自己的意志“車同軌、書同文”。民族傳統就在如此這般的“改造-抵抗”中一脈相承。舉一個自己經歷的例子作證。

  1968年12月,我們武漢20中的老三屆中學生被下放到洪湖縣當知青,落戶的村雖然是聚族而居,二三十戶人家大部蘭姓、小部趙姓,當時名稱是土京公社向陽大隊第六小隊,而今是早已改回某某村。“知青”這個社會身份名稱使用30年,“公社”、“大隊”這個農村社會架構名稱使用了40餘年,現在均成化石,再過幾十年,到下一代做學問,就會成鈎沉名實,注釋箋證的好題目。

  在六小隊待了月餘就近年關,當時文革廢除春節已經叫了好幾年。公社頭兒召集各小隊的知青組長,布置“與貧下中農過革命化春節”。回到村裡,小隊的幹部們才不理這套,他們說上千年春節都得回家團聚,跟我們過春節那算什麼,什麼革命還能把春節革了?“大赦”之下,我們大搖大擺的返城。

  到時下四十餘年過去,“春運”已成政府每年年關的民生重頭戲,二十億人次如侯鳥遷飛,真應了那些村人憑傳統常識所斷定的:革命還能把春節革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