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專欄作家:什麼是馬英九在乎的歷史評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30 09:42:31  


  中評社台北1月30日電/中國時報30日發表專欄作家顧爾德的文章說,即將產生的新“內閣”被冠上“財經內閣”稱號。媒體說,為了取得經濟發展與社會福利之間平衡,任用“內政部長”為副“閣揆”。各媒體對“內閣”改組的定調沒有太大出入,大概可以瞭解,“拚經濟”與“重社福”兩軌,是府內放出來的說辭。

  這樣的定性定調其實意義不大。

  文章說,陳沖是有經驗的財金官員,從上世紀藍朝做到綠朝,二次政黨輪替後又被藍朝重用。從二十世紀末金融海嘯到這一波山雨欲來的歐債危機。陳沖的財金歷練足夠,不過,多年來幾項有爭議的政策與事件中陳沖也參與其間,包括農漁會信用部改制引發農漁會大舉上街頭抗議,綠營執政期間調降土增稅,以及他離開公職後與金融業者關係密切等等。

  第一次政黨輪替前,執政者就高喊“拚經濟”,近二十年來藍綠異口同聲“拚經濟”,拚到貧富差距愈來愈大,政府債台愈築愈高,而人民怨氣愈積愈多。若換個有財經背景的“閣揆”,就要選民相信經濟會愈“拚”愈好,是在販賣廉價夢想。過去四年來,馬政府“完全執政”,結果“十二項愛台建設”搞得離離落落,最後只剩販賣“兩岸”這帖台灣經濟救命仙丹。“六三三”跳票不能全怪全球金融風暴,而是很多該做的建設與改革都蹉跎掉了。過去的經驗,很難期待陳沖一個人能做出什麼大改變。

  江宜樺在“內政部長”任內,的確推動了《修改社會救助法》修改,調漲八項社福津貼。但後者是為了大選急就章的產物,看不出系統的社福規畫。過去四年來,影響全民最钜的社會安全制度改革是不屬“內政部”管的二代健保。在二代健保改革中,最高決策者沒有能力解決行政與立法的矛盾及衛生與“財政部”門的衝突。我們只能期待未來的“行政副院長”能奇蹟般化解這些矛盾,同時扺擋住企業的壓力,為那些享有“諾貝爾”級的無薪假員工以及人數愈來愈多、卻毫無保障的派遣人員爭取保障。

  文章說,並非在唱衰還未上任的新“內閣”,十多年來,“閣揆”、“閣員”如走馬燈的上下輪替,已難再令人天真相信,某某人因為具有某方面專業背景、或某個人因為過去做過什麼傑出決策,就可以以其一人力量做出耳目一新的改變。這個國家機器的運作模式已愈見固定化,而在台灣的憲政制度下,唯一有可能去整合、協調這個機器各零件的是“總統”。

  文章說,馬英九連任之後說,第二任“沒有連任壓力,但有歷史評價壓力。”這是一句有歷史高度的自我期許,也是句聽了會令人有點害怕的話。不清楚“歷史評價”究竟何指?若他想在未來四年內成就某種歷史地位、創造某種前人無法達成的歷史性成就,那麼選民就必須戒慎恐懼,不能讓政治領袖成就“一將功成萬骨枯”式的歷史豐碑;若馬英九想的是,要實現過去四年多來承諾過、卻未實現的政見,他就必須勇於做部屬後盾,調和鼎鼐,讓政府機制可以動起來,不要啟用的人才一個接一個陣亡沙場,更重要的是,他要以領袖的高度,化解台灣社會內部的對立,建立真正的台灣共識。若能做到後者,歷史會給予正面評價。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