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藝術家都走了,藝術怎麼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21 00:06:19  


  中評社香港2月21日電/較之北京798藝術社區六七年的歷史,創庫作為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藝術社區,已有10年的積澱。正是有了雲南藝術家們在“創庫”模式上所作的開創性努力,後來北京798、上海莫幹山,以及深圳、南京、重慶、成都等地類似昆明創庫這樣的LOFT工作基地才相繼建立。然而,創庫最初的33個藝術家,現在只剩四五個了。

  創庫之嘆

  昆明創庫是中國第一家LOFT(藝術家創作倉庫式工作基地),又稱上河車間,位於雲南省昆明市西壩路101號,原來是昆明機模廠的生產車間。當年,唐志岡、葉永青等藝術家在老舊廠房裡裝上樓梯,在破敗磚墻上繪滿塗鴉,10年的時間,讓創庫變成一個與外界浮華相對隔離的空間,創作、展覽、休閑、餐飲,各色俱全;樂隊演出、畫展、文藝講座不斷。

  正是有了雲南藝術家們在“創庫”模式上所作的開創性努力,後來北京798、上海莫幹山,以及深圳、南京、重慶、成都等地類似昆明創庫這樣的LOFT工作基地才相繼建立。在創庫最為輝煌的歲月裡,這種模式在國內乃至世界上都有影響力,所以昆明創庫也被《國家地理》雜誌列入國際通用旅行手册,成為世界關注的中國及雲南最前沿的藝術文化社區。在2008年中國當代藝術家身價排行榜(胡潤排行)上,從創庫走出去的張曉剛排名第二,成交總額達288152528元。而在這個榜上,雲南上榜的藝術家多達5人。

  如今再到創庫,眼前的場景令人心生感慨:廠房依舊,靈魂不再。上河車間沒有了,變成了源生坊;一些工作室大門緊鎖,似乎已經很久沒有人進去過;門口20多米的告示欄上,僅有一張諾地卡畫廊17日舉行畫展的活動海報,再也不複昔日的熱鬧繁華;酒吧、畫廊裡只有幾個人在喝茶,文藝青年成群結隊在這裡暢談藝術、享受生活的日子似乎已經變成了回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