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上海老歌:一座“金礦”待人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18 09:56:56  


  中評社香港2月18日電/《新聞晨報》報道,在這些年的申城演出舞台,想要聽上海老歌其實並不難:蔡琴、費玉清等台灣歌壇常青樹,年年來滬年年唱,贏得口碑的法寶之一還是那一曲曲曼妙的老上海旋律;“巴薩諾瓦女王”小野麗莎多次來滬,總不忘在返場時分獻上經典的《夜來香》,與上海觀眾“套近乎”;就連爵士名伶勞拉.費琪,對上海老歌的偏愛也是顯而易見,她甚至在唱片中特意用中文翻唱了《玫瑰玫瑰我愛你》……幾乎每個在滬開唱的海外歌手,都會將翻唱上海老歌作為“安可曲”,去年“滾石30年”上海演唱會現場,即便好歌多到6個小時都唱不完,主辦方還是特別辟了“老上海歌曲”環節,以串燒翻唱形式,致敬上海老歌。

  然而,當不少70後、80後年輕的內地觀眾,在聽著蔡琴、費玉清一遍遍翻唱著《南屏晚鐘》、《漁光曲》等旋律,誤認為這些都是“港台歌曲”時,內地音樂人不禁要問:難道內地的歌手都忽略了“上海老歌”這個金礦?

  被誤認“港台歌曲”內地歌手遺忘的寶藏

  無疑,在海外歌手看來,自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流傳至今的上海老歌,是一座挖不完的金礦,值得好好“勘探”。對老上海音樂文化研究頗為關注的上海音樂學院副教授王勇介紹說,從音樂家黎錦輝1927年發表《毛毛雨》起,到1949年,前後二十餘年,有八千餘首稱之“時代曲”的流行歌曲在上海誕生,算起來平均日產一首,僅錄制成唱片的上海老歌就有數萬首之多,其中不乏內容清新、旋律耐聽的作品。周璇、姚莉、吳鶯音、白光、王人美等歌手,用她們的聲音抒寫了中國流行音樂的歷史;而陳歌辛創作的《玫瑰玫瑰我愛你》甚至在二戰結束後,被美國人改編成爵士樂,風靡全球,成為第一首被外國人翻唱的中國歌曲;事實上,就連鄧麗君也是聽著上海老歌長大的,作品中有相當數量都是翻唱上海老歌,而如今當紅的蔡琴、費玉清,歌聲中更是承載、浸潤著上海老歌的風骨和神韵。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