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揚州重宁寺与清代文化名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0 09:23:44  


  中評社香港4月10日電/這些年,揚州文化盛事接二連三,整修重寧寺便是其中之一。重寧寺是清代揚州著名寺廟,揚州鹽商為接待乾隆第六次南巡而建。這座號稱“江南諸寺之冠”的寺院不僅因精工富麗而享譽一時,還因與眾多文化名人關聯而流韵後世。

  揚州日報報道,揚州北門外,有座歷史悠久的古刹天寧寺。為迎接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第六次南巡,以總商江春為首的鹽商們,決定奉獻巨額資金,在天寧寺背後,再建造一座寺院,乾隆禦書敕賜“萬壽重寧寺”,“合萬姓之壽為壽,所以為萬壽也;以下民之寧為寧,所以為重寧也”。

  《揚州畫舫錄》對這座寺廟作了詳細的描述:“重寧寺在天寧寺後,本"平岡秋望"故址,為郡城八景之一。或曰東岳廟舊址,有高阜名太山者是也。雍正間,戴文李借寺後隙地構辨儀亭,為賓客飲射之所,榜於門曰"入林"。乾隆四十八年於此建寺,禦賜"普現莊嚴"、"妙香花雨"二匾。”

  重寧寺建築宏大,氣勢磅礴。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均位於同一中軸線上,步步高升。大殿五楹,重檐歇山,殿內有8根方形正柱,高約15米,由鐵藜木製作而成,極為珍貴。殿中佛像、羅漢像,金身高大,出於名匠之手;佛像後有海島,窮極工巧,仿制普陀山形式。可以說,這是鹽商接駕的“收官之筆”,是顯示經濟實力的最後一次努力。如此形象工程,清代廣受官宦商賈、文人學士的崇奉,與文化名人有某些關聯,其中四位的關聯度較大,擇其要點,介紹如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