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新瓷粘舊底變古董 假青花賣出六百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4 10:05:56  


  中評社香港4月4日電/陶瓷一直是收藏界的熱點,在國內外有著眾多的粉絲。同樣,陶瓷也是造假最多的收藏門類之一。陶瓷造假重災區以江西景德鎮、河南、浙江龍泉地區、廣東潮州等地為主。日前,有媒體公布了“文物造假地圖”,但這對圈內人來說已經不算什麼新聞了。中華民間藏品鑒定委員會山東分會會長、山東人文藝術研究院院長陳玉泉向齊魯晚報記者講述了不同地區陶瓷的種種造假手法。

  景德鎮:元明清高仿 上百家作坊造仿品

  據景德鎮市有關部門統計,該市的制陶瓷企業不下4000家,從業人員10萬多。在景德鎮,各朝各代的官窑瓷器隨處可見。這裡不僅接受高仿的高級定制,亦能批量生產各種瓷器。

  陳玉泉說,景德鎮陶瓷製作歷史悠久,延傳至今,有一些作坊專門製作元明清官窑高仿品。其中比較著名的像元青花、明代的成化瓷等。僅在樊家井、筲萁塢等地就有上百家從事這種仿古瓷器生產的作坊。其價格從低檔的200-300元到高檔的3000-5000元不等。據他所知,一般販子只賣中低檔的仿品,或者高仿中的殘次品。而高檔產品則被高手甚至個別專家買斷了,然後堂而皇之地走進拍賣場,或者被經濟實力強的人所收藏。“有人曾經把價值幾千元的高仿元青花賣出500萬-600萬元的價格。”陳玉泉說。

  專業性強分工明確 作假產業形成流水線

  “以景德鎮的仿青花瓷為例,工藝一般分為四個步驟:練泥拉坯、青花繪制、施釉燒煉、最後做舊。在這裡,整個產業鏈的分工非常明確。比如新的高嶺土,有的作坊專門供應土,有的專門負責拉坯然後送貨上門。在小瓷器作坊聚集的地方,街上常能看到一輛輛到各家送坯的車。”陳玉泉說。有些窑就設在家裡,小的電窑一米見方,大的能燒十幾件,配有電腦控制的設備,控制窑溫。煤氣窑大些,能同時燒幾十上百件瓷器。陳玉泉說,一般低仿的就燒一次(11-12小時),行家一眼就能看出來。仿得好的要燒兩次,中間再上一遍釉,就有了古瓷的特征了。另外,從畫工上來說,低仿的一般是一個人繪畫,而高檔的則是不止一人繪畫:擅長畫風景的專畫風景,擅長畫花鳥的專畫花鳥,畫人物的專畫人物,然後有專人寫款,形成一條流水線作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