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先鋒作家:他們書寫中國與自身的疼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7 09:47:19  


 
  夜色中,老遠就能聽到珞妮山莊裡藏獒的咆哮。洪峰戴著深度近視鏡,懷抱15個月的女兒珞妮。他現在得提防著愛犬,“它們的力量太大了,我的肋骨剛接上。”以前每天他都去爬山,現在走路多了傷口都會帶給他撕裂的疼痛感。

  多年來的沉寂,並不表明這些先鋒作家們消失,他們在生活中體驗著“疼痛”,把這些“疼痛”變成作品。

  “這個世界上可能再也沒有什麼比疼痛感更容易使人們溝通了。所以我在寫下中國的疼痛之時,也寫下了自己的疼痛。”餘華在《十個詞匯裡的中國》後記裡寫道。

  “他們寫的不是小說”

  1980年代中期,先鋒文學開始對文壇產生影響力。傷痕文學、改革文學這些類型旗幟已經倒下,新的實驗性作品也在不斷出現。1987年《收獲》雜誌製作了一期“實驗文學專號”,有餘華的《四月三日事件》、馬原的《上下都很平坦》和洪峰的《極地之側》。

  把《四月三日事件》寄給《收獲》雜誌編輯肖元敏的是文學評論家李陀。回憶當初,餘華感受更多的是這一批作家的被拒絕:“那時我們基本是被選刊類拒絕的。我聽說《中篇小說選刊》的主編在好幾次會上都說過,堅決不用餘華、蘇童的小說,他們寫的不是小說。”

  《收獲》在圈內一直是受人尊敬的刊物,《四月三日事件》能夠在那裡發表讓餘華很激動,他說後來自己四分之三的作品都發在《收獲》。

  在新時期文學的記錄中,通常把如下作家歸入“新潮作家群”:莫言、馬原、餘華、蘇童、格非、孫甘露、北村、洪峰、呂新、劉索拉、徐星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