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印、巴次大陸的佛像造像藝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11 09:44:53  


萬佛墻
  中評社香港11月11日電/菩薩在線:釋迦牟尼誕生在公元前古印度地區迦昆羅衛國,是佛教的創始人。實際它在世與去世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佛教並沒有製作佛像的習慣。因為在眾人心目中佛陀是神聖、崇高而且是超輪回的,若以人的具體形象來表現佛,未免太世俗化了。所以印、巴次大陸早期表現佛陀的存在,多以菩薩樹、紀念柱、佛塔或傘蓋、蓮花、法輪、佛腳印來象徵。 

  至於佛像的出現,多與古希臘文化有關。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的亞歷山大王率軍隊東征,一直到達古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從而使這一區域包括地中海東部沿海和亞洲西部地區在後來發展中不同程度受到古希臘對人體美的崇尚及精湛的雕塑藝術諸多文化因素的影響。 

  公元前3世紀古印度摩揭陀國,孔雀王朝時期阿育王執政,把佛教奉為國教,不僅興建寺塔與石柱,而且派使者到敘利亞、埃及、希臘地區去傳教。 

  到了古印度犍陀羅王國時期,西北部地區信眾始造佛像,發展到公元1世紀至2世紀大乘佛教產生,受《佛說造形象經》及造佛像具有福報的影響,佛教信眾開始大量製作佛像。 

  這一時期,大多以釋迦牟尼像為主要表現形式,其造像特點是輪廓分明、五官清晰、線條簡練、衣紋質地感強,稱之為犍陀羅風格。後來為顯示佛陀的尊嚴與神聖,又規定了佛的三十二種相與八十種好,從此佛教藝術伴隨佛的種種造像,開始向東亞、中亞、東南亞地區傳播與發展。菩薩在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