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傳國玉璽失蹤之謎:傳承1500年後消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26 09:13:42  


 
  公元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在大都傳國璽忽然出現於集市,伯顔命人購買,玉璽從此歸入大元。伯顔曾將元帝國從各處收繳來的歷代印璽磨平,分發給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建康稱帝,建大明。大元朝廷逃往蒙古草原。明朝初,明太祖遣徐達入漠北,追擊遁逃的蒙古朝廷,期望得到傳國璽,最終還是空手而返。至此,經歷了一千五百多年風風雨雨的傳國璽就此湮沒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
 
  明清兩代,偶爾有“傳國玉璽”現身之鼓噪,但是都是附會、仿造之贋品。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有一名陝西人得到一塊玉印,據稱為傳國璽,呈獻明孝宗,但明孝宗對此深表懷疑,沒有採用。明末,相傳由元順帝帶入漠北的傳國璽,為其後裔林丹汗所有,林丹汗兵敗之後,璽落入後金太宗皇太極手中,皇太極因此稱皇帝,定國號為“大清”,表示要占領中原,取代明朝的統治。清朝初期,故宮交泰殿藏禦璽39方,其中一方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的玉璽被稱為傳國璽。但乾隆欽定禦璽時,卻將這塊玉璽剔除在外。由此可見,這是一塊“傳國璽”的贋品。直到1912年11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此“傳國玉璽”複不見蹤影。當時馮部將領鹿鐘麟等人曾追索此鑲金玉璽,至今仍無下文。據說,玉璽現在台灣的故宮博物院,這只是一種猜測,台灣方面沒有承認此事。
 
  由是,歷經兩千餘年風風雨雨,“傳國玉璽”數隱數現。自從五代時期傳國王璽失蹤,這塊國寶真假難辨。那麼,真正的傳國璽到底在哪裡?沒有人能回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