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莫言、解讀莫言
《人民日報》文藝部副主任李舫:
我們委托國外的分社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就是在美國的文學市場上,大概只有3%的翻譯作品,其中中文的翻譯作品更是微乎其微。我覺得這次莫言老師的作品獲獎,一方面也是對我們以前文學創作的肯定,另一方面,確實打開了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的新的通道和新的方式。
莫言豐富和改變了“魔幻”的概念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清華:
莫言的作品,傳承了以魯迅為代表的五四文學的人文主義傳統,這點應該給予充分地認識。正是莫言在他的《檀香刑》等一批重要的作品裡面,表達了和五四文學相呼應的人文主題,所以我認為他不愧為當代的優秀作家。
其實對於魔幻現實主義這個詞,大家也不要糾結。這個詞來自於拉美,但我們民間文化也有魔幻想象的根基。高密離蒲鬆齡先生的故居直線距離100公里,這是土地本身的聯繫。我覺得莫言豐富了魔幻現實主義的概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個概念。
莫言作品兼具民族性和世界性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王能憲:
莫言獲獎的頒獎詞說他的作品有兩個融合,一個是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的融合,一個是歷史與當代的融合。我認為這兩個融合,正好說明了莫言作品的特點,具備民族性和世界性這樣兩個方面。莫言個人的這種在文學上的成就,是實至名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