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莫言:多次因作品寫檢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06 08:23:25  


  中評社香港11月6日電/1987年秋天,我曾工作過的中國作協創作研究室與解放軍文藝出版社、江西省文聯在井岡山聯合舉辦革命歷史題材文學創作研討會。此會,一邊研討、一邊參觀游覽,盤桓近一周。正是在這個會上,我初次與莫言見面。此時的莫言,已從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畢業,回到總參的創作室。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紅蘿蔔》(中篇小說)與《紅高粱》(中篇小說)已經發表,並給他帶來了聲譽。記得《透明的紅蘿蔔》發在《中國作家》1985年創刊後不久的一期上,我讀後留下很深的印象。在井岡山見到他的時候,他告訴我,這部作品是作為作業交的,後來經當時軍藝文學系系主任徐懷中指點修改後由徐懷中推薦給《中國作家》雜誌的。為此,他十分感念他的老師徐懷中。
 
  那時候,我剛由中國作協創作研究室調到魯迅文學院主管教學行政工作半年多。鑒於魯迅文學院到教育部備案未獲通過,也鑒於青年作家學者化的迫切需要,正與時任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的童慶炳教授相議辦一個文學創作研究生班。我在閑聊中把這一信息告訴莫言,他相當興奮,表示這個研究生班如若辦起來,他第一個報名,表現出一種求知的渴望。
 
  經過將近一年的籌備,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與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聯合舉辦的首屆“文藝學.文學創作研究生班”預備班於1988年9月正式開學,莫言成為這個班的一名研究生。我與童慶炳則被任命為這個研究生班的總導師。從此,開始一段我與莫言亦師亦友的生活。
 
  在將近三年的研究生班(1988年9月至1991年1月包括預備班半年)學習生活里,莫言作為一個有點名氣的青年作家,比較低調,也注意遵守紀律。1990年上半年,班導師之一、北京師大中文系教授童慶炳為研究生班講授學位課《創作美學》。此課分為十六個單元,上滿課考試成績及格者可以得到3個學分。班紀律規定,學位課連續缺課七次者,取消其聽課資格,3個學分自然泡了湯。莫言此時請假回山東高密老家蓋房,連續缺課已達五次之多,我即找來他要好的同學轉告他,立即回來上課,否則執行規定取消其《創作美學》的聽課資格。莫言得到消息後立即從高密趕回北京,找到我消了假,並交了超假的書面檢查。我們自然讓他上了課。其時,他同班另一位稍有一點知名度但頗自大的作家,不聽勸告,連續缺課七次,我們即按規定取消其聽課資格,最後畢不了業。童慶炳的《創作美學》講稿整理修改後交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定名為《維納斯的腰帶》,請王蒙和我寫了序一、序二,又請曾經聽過此課的學生莫言、劉震雲、餘華、畢淑敏、遲子建、劉恪等各寫一段話,作為序三。莫言在題為《輕輕地說》這段文字中這樣寫道:“這本大書的雛形,是十幾年前童老師在魯迅文學院給我們講授創作美學時的講義。那時我經常逃課,逃童老師的課尤其多。十幾年的光景轉眼過去,回頭一想,遺憾良多,逃童老師的課當然是一個重大的遺憾……”多少年過去了,莫言仍然檢討當年逃課(其實是請假缺課)的行為,可見其自我批評的精神。
 
  莫言又是好學的。在魯迅文學院就讀研究生班的將近三年期間,他除了聽課、寫作之外,還讀了不少國內外的名著和中國古代文學名著。對於外國文學,他涉獵頗廣,但更鐘情於福克納和馬爾克斯。在讀研究生班期間,《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曾通過我組了他與幾位同學談受外國文學影響的一組筆談,他在文章中就談到受福克納與馬爾克斯的影響。北京師大中文系韓兆琦教授應邀為研究生班開設《史記》研究方面的專題課,至今還津津樂道莫言當年交的關於《史記》的作業中關於“玩戰爭”以及關於項羽與劉邦評價的諸多新的見解。可見莫言還是把《史記》讀通一些了。
 
  研究生班畢業前夕,莫言在“總結”中說,這兩年半他“在人生道路上,走了很重要的一步”;幾年後,他在童慶炳教授悉心指導下,完成了碩士學位論文《超越故鄉———文學創作與童年經驗》的寫作與答辯,獲得碩士學位文憑,完滿地結束了文學創作研究生班的學業。
 
  創作噴發:《豐乳肥臀》的曲折出版
 
  莫言在文學創作道路的起步時可謂相當不容易;而到了研究生畢業之後回到總參創作室進入文學創作噴發期時,又碰到了更大的困難,可以說是一段相當艱難的經歷。
 
  這要從他的代表作之一《豐乳肥臀》的發表、出版和獲獎,以及獲獎後的遭遇說起。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長篇小說《豐乳肥臀》在雲南人民出版社主辦的大型文學刊物《大家》上發表,遂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並很快榮獲《大家》設立的首屆“紅河文學獎”,獎金十萬元。這在當時,已是一個天文數字。因此,《豐乳肥臀》的出版與獲獎,不啻是文壇的一聲春雷。評論界,尤其是一些青年文學評論家著文熱情肯定這部可以作為莫言代表作的作品,並指出它是莫言創作高峰期到來的征兆。我是贊成這一見解的。現在回頭看,《豐乳肥臀》正是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莫言的授獎辭中的所說的“他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的重要注腳。然而,正是因為這麼一部作品,莫言寫了不少檢討。而到了2003年,當他把此作修訂擴充加了有特色的插圖交中國工人出版社再出一個修訂版時,又再次遇到麻煩。
 
  每每談起《豐乳肥臀》的經歷,莫言都總是回避。
 
  進入新的世紀以來,莫言的創作生活似乎順暢一些了。長篇小說《檀香刑》、《第四十一炮》、《生死疲勞》以及《蛙》接連出版。《蛙》還榮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在去年秋天的中國作家協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上,還被選為中國作協副主席。看來,莫言的創作要進入坦途了!
 
  隨遇而安:獲諾獎不忘恩師
 
  近二十年來,我同莫言的聯繫時斷時續。但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他還是很掛念我這個白發老頭的。本世紀初,我準備在我主持的山東大型文學期刊的“名家側影”上做一期關於莫言的專輯。打電話向他組稿時,他開始謙虛地推辭了一番就接受了。接著寄來幾部新出版的長篇小說新作讓我翻翻。其中有我喜歡的《檀香刑》一書,在書的扉頁上,還寫了這麼一首打油詩:
 
  鶴髮童顔,
 
  期頤百年。
 
  得趣得樂,
 
  隨遇而安。
 
  看來,是他隨意寫下的,但情透紙背,讀之甚為感動。
 
  去年五月,北京市東城區圖書館的“書海聽濤”擬請他到場為讀者做一次報告。肖館長同他聯繫不上,來電話求我代請;我冒昧地給莫言打了電話,他很爽快地答應了。於是,我們師生一起到東城圖書館聯袂表演了一番。講座之後,一起為東圖的“書海聽濤”系列講座題詞,並共進午餐。他同我聊了近況,告訴我他已調到中國藝術研究院擔任文學院院長,但只是一個光杆司令;他女兒已經研究生畢業,在北京工運學院教書,並為他的《蛙》寫了評論,發在《南方文壇》上。這都是一些讓人聽了舒心的好消息。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彼得.恩隆德當天中午(北京時間晚上7時)在瑞典文學院會議廳先後用瑞典語和英語宣布將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中國作家莫言。我是正在吃晚飯時從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插播的消息中獲得這一喜訊的。我當即暫停晚餐,給莫言發了一條祝賀的短信息,其中有“興奮之狀難以言表”之語。此時的莫言躲在他的故鄉高密,手機關機。
 
  (文章來源: 羊城晚報 作者:何鎮邦)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