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漸行漸遠的老北京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3 02:23:30  


  中評社香港12月13日電/真不希望,不久的將來,人們了解北京話得要通過看有名的京味兒話劇,讀京味兒作家的名著。

   有一天,小外孫女不小心把玩具胡嚕到地上了,我說:“得,你又捅婁子了。”她馬上問:“‘得’是什麼意思?”其實,“得”是老北京的口頭語,語意很豐富,用在這裡有“糟了”的意思。

   北京方言(京白)不少來自少數民族,來自滿族的特別多。比如,“耷拉”來自女真文,“胡同”來自蒙文,“薩其馬”是典型的滿文。還有,請人諒解、饒恕的“央個”,表示性格怪異的“各色”,都來自滿語。

   老北京話最愛用兒化語。至於什麼時候用“兒”,老北京人根本不用想,張口就來,這就是“語感”吧。打個比方,一個北京人打電話給朋友:“昨兒我到你家找你,你媳婦兒說你出門兒啦。今兒個我沒空兒。改明兒晚不晌兒,我請你吃飯。”

   有時候,加不加“兒”,區別很大。一次,我聽到一位姑娘問路:“大哥,前門兒往哪兒走?”一聽就知道,她不是北京人,“兒”在這兒就多餘了。您乘公共汽車聽售票員報站:“東便門兒到了。”您看,在這兒,就可以加“兒”。

   老北京話用詞兒講究、準確。就說一個“吃”字吧,侯寶林先生就總結了五種不同的說法:“一個饅頭,可以說把它‘開’了,把它‘餐’了,把它‘捋’了,把它‘啃’了,再添一個字,來,把它‘點補’了。”誇起什麼東西,一個“好”字,能分出四個檔次來:頂好、忒好,為第一檔;挺好、差不離兒,從感覺上就差點了;不賴、還行,就相當於“過得去”了;凑合、將就、對付,就只能放在最後了。再說“看”字:看看,要認真得多;瞧瞧、瞅瞅、瞜瞜,就顯得不太經意;瞄了一眼,還正眼瞅了;瞟了一眼,都沒正眼看。

   《紅樓夢》是清中期老北京話的集大成者。其中,有三個詞——“旋子”“杌子”“漚子”,至今北京郊區還有這種叫法:銅盆叫旋子;小板凳叫杌子;潤膚香蜜叫漚子。蕭乾先生曾回憶說:“五十年代為了聽點兒純粹的北京話,我常出前門去趕相聲大會,現在除了說老段子,一般都用普通話了。”

   隨著北京城市的改造和擴展,胡同不斷被開發商的鏟車所蠶食,四合院在不斷地被孤立,“土著”北京人被疏散到四五環以外,“界壁兒”一詞已經被人淡忘,普通話正在全面替代老北京話。

   老北京話,要倍加保護,一成不變不應該,逐漸消失也令人惋惜。真不希望,不久的將來,人們了解北京話得要通過看有名的京味兒話劇,讀京味兒作家的名著。

  (來源:上海《文匯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