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日本“滿蒙”史研究及對渤海文物的掠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11 07:43:58  


 
  日本東亞考古學會深知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的歷史科學價值及其重要意義。他們之所以在偽滿洲國建立不久就進行這次發掘,除有政治因素如尋找“日滿”親善由來已久歷史根據以外,據說同時也擔心蘇聯和中國學者搶先進行發掘,所以他們捷足先登了。其實,當時的蘇聯或中國學者不會發掘的,日本扶持的偽滿洲國怎麼能同意蘇聯、中國發掘呢!這是日本當局掩人耳目的做法。東亞考古學會的這次發掘是日本政府的旨意,也是日本政府希望的。不僅大力支持和資助,而且還派軍隊保護,表明日本政府對這次發掘的重視和所持非常積極熱情態度。日本政府明確表示,發掘渤海上京城“對於闡明滿洲國的歷史具有極大的意義”。而主持發掘的原田淑人也說,“渤海國純粹是滿洲民族建立的國家,然而歷史事跡不明之處甚多,所以想用三年時間調查滿洲各地的渤海都城遺跡”。其目的是為了“闡明滿洲國歷史”,尋找“日渤”親善歷史物證,進而證明“日滿”親善已有悠久的歷史根基。
 
  1933年5月,日本東亞考古學會組成的以原田淑人為首的調查團,成員有池內宏、駒井和愛、島村義太郎、水野清一、羽館易、外山軍治等。5月17日從神戶出發,22日到沈陽,此前,池內宏、小林胖生(已在我國的大連)邀請金毓黻先生同往參加發掘,金先生同意。原田到沈陽後即與島村、小林胖生拜會金先生,當時已在大連的村田治郎、鳥山喜一也參加了調查團。5月30日晚從沈陽出發赴東京城,6月1日抵哈,3日到海林,調查其東南5裡的薩爾虎城,池內宏疑為渤海德里鎮。6日到東京城。7日到南大廟、五鳳樓和宮殿址調查。
 
  6月8日,調查外城東墻,試掘墻之東北角。了解墻垣結構。9日調查外城北墻,西去,再南折東行北上。10日發掘南大廟以西的第1號寺廟址(A),13日結束。
 
  6月14日開始發掘第一、第二宮殿址。16日池內、鳥山、駒井、外山、島村和金先生等人在軍隊保護下赴三靈墳調查。17日部分人調查上京城東南的土城子。6月26日發掘結束。前後近20天的調查發掘獲得許多文物資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