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紀念文化名人 不能只靠塑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4 09:35:56  


 
  根據媒體的報道,史鐵生的家人似乎對其骨灰是否能安葬在地壇有著矛盾的心情。史鐵生遺孀陳希米表示對丈夫安葬一事並未過多過問與管理,曾想過在北京西北方向的一個有山有水有樹的地方安葬他,但考慮到地方太偏僻了,就沒有繼續辦。在近日出版的《讓“死”活下去》中,陳希米則這樣述說:“一個念頭又一次油然升起:我想把你的骨灰埋在地壇。沒有碑,也沒有墓志銘,沒有痕跡,也不要什麼人知道。……不,我們說好的,我們不要墓地。你說過的,只要想到你,無論在何處,就都是你的墓地,你就在那兒,在每一處,在我們想你的地方。”逝者已矣,家人心情如斯,十分可以理解。

  在提倡薄葬的現代文明社會,我們當然主張紀念逝者不必拘泥形式,對文化名人更是如此。佛教領袖、學者趙樸初先生在自己九十高齡之時,曾寫過一件遺囑,後附一偈:“生固欣然,死亦無憾。花落還開,水流不斷。我兮何有,誰歟安息。明月清風,不勞尋覓。”這種超越了生死、聚散、成敗、榮辱的生命觀才是更加值得我們體悟和紀念的,讀書人、文化人,應該具備這樣的理解力。

  (來源:深圳商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