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調研後,杭州市委決定,由時任杭州市政協副主席、中國美院教授的陳振濂出任副社長兼秘書長,主抓社務;時任杭州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的王玉明出任西泠印社社務委員會主任,主抓行政事務;調杭州市經委錢伯皓出任社委會副主任,主抓轉企改制。
陳振濂與王玉明、魏皓奔前後兩任社委會主任精誠團結,配合默契,開展學術研究、對外交流、人才培養,雅集時恢復公祭印學先賢、舉辦社員作品和藏品展覽、開展鑒賞研討等活動,延續了傳統文人結社的聚會方式。
曾幾何時,印社連活動經費都沒有。錢伯皓到任後,發展文化產業,成立了藝術公司、鑒定評估中心、拍賣公司。印社產業扶搖直上,拍賣公司成為“江南第一拍”,2011年秋拍,拍賣額達到15億元。
改革使西泠印社藝術產業兩翼齊飛,百年名社終於浴火重生,重現輝煌。
藝術的孤島
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而文化的血脈,文化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離不開傳統,只有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精神養料,才能夯實文化基礎,才能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西泠印社這個文化孤島所守望的正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脈精髓。“西泠印社是我國藝術史上一種獨特現象,一個藝術孤島。110年來,她頑強地堅守著自己的底線,不為時尚所惑,不為世風所動,不為利益所誘,保存、傳承、復興、發展著金石篆刻藝術。她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偶像,一個圖騰,一個精神維繫,孤島所守望的便是原汁原味的古代至近世一脈相承的中國文人君子文化。”陳振濂說,“西泠印社,是中國文人君子的精神孤島,藝術的孤島,文化的孤島。”
在西泠印社110年歷史長河中,社長有59年空缺。寧缺毋濫——西泠社長遴選體現的正是這樣一種守望。
陳振濂稱西泠印社的成立是一個謎。丁仁是印社靈魂,王褆是印壇領袖,葉銘是一流的管家,吳隱是“財神”,四人可謂絕配。但誰都不肯當社長。自己出錢出力苦心經營建成印社,卻把社長權柄拱手相讓,正是這些君子謙讓無私品質的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