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熱衷繪畫的乾隆皇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1 07:39:26  


 
   作為政治家的乾隆皇帝,在繪畫創作上有與眾不同之處。首先,他作畫的動機,不在於出售,不在於交友,也不在於要留名畫史,只在於自娛自樂,陶冶性情。他用的是最好的紙、最好的墨、最好的顔料,同時也是最好的一種心態來創作,於無拘無束中筆隨意走,揮寫的是性情,而不是筆章墨法。畫史上,能擁有這種境界的人,千古難尋。其次,乾隆皇帝會通過繪畫來表達其治國安邦的理念,典型事例是,他於78歲時臨摹了一幅宋人李迪的《雞雛待飼圖》卷,此畫卷為絹本質地,縱23.7厘米,橫24.6厘米,圖繪兩只嗷嗷待哺的雞雛,本幅上有乾隆皇帝的墨筆長題,長題中言明了此圖創作的時間,即戊申(乾隆五十三年,1788)的中秋之日。其創作因由是,當時在避暑山莊消夏的他,隨手翻看貯於山莊內的《宋人名流集藻畫》册,册內有一開宋代宮廷畫家李迪創作的《雞雛待飼圖》,此圖令他在賞識畫家的藝術造詣之時,不禁從帝王角度聯想到勤政愛民的治國之策。於是,揮毫在李迪畫作的對開處賦詩一首。寫畢,意猶未盡的他又將李迪的畫作悉心臨摹在一張長卷上,自言:“重為此幅”的目的是“以志數典”。乾隆皇帝真切地希望各地方父母官將所轄地區的百姓視為圖中的雞雛,在處理政務時能“實心經理,勿忘小民嗷嗷待哺之情”。因此,他在此畫卷的引首處,又進一步點明畫意,墨題:“會心艱食”。

  目前,《宋人名流集藻畫》册中李迪的原本《雞雛待飼圖》,和乾隆皇帝的摹本《雞雛待飼圖》均存於故宮博物院,前者體現出李迪對藝術求真求實的創作理念,後者映射出乾隆皇帝對臣子所提出的為官要廉政愛民的政治理想。

  乾隆皇帝作為有一定書畫素養的一代帝王,不光熱衷於中國傳統繪畫的創作,對西洋畫法也很感興趣。他常抽空到郎世寧的畫室中,看郎氏畫畫。康熙朝就在宮中供職的法國人巴多明在給朋友杜赫德的書信中記:乾隆元年(1736)五月三日,郎氏曾趁乾隆皇帝賞畫之際,哀求緩和教禁之事。當時,乾隆皇帝正在賞畫的興頭上,不但沒有責備郎氏如此失禮之舉,反而還向郎氏解釋他的禁教人員範圍,言:“朕未嘗阻難卿等之宗教,朕唯禁旗人信奉。”事後,乾隆皇帝還專門指派親王召集在京的教士入宮,代替他傳旨,明確指出:“唯禁旗人信教,他皆不問,教士亦得自由信奉。”事後,機敏的郎世寧成為傳教士中的大英雄。乾隆皇帝不光看郎世寧創作,他在圓明園逗留時,也經常到西洋畫家王致誠的畫室,看他畫畫。為此王致誠在1741年11月4日給布魯瓦西亞侯爵的一封信中寫道:“我們平時作畫的地方,正是我向您講過的那些小殿堂之一。皇帝幾乎每天都前往那裡觀看我的工作,以至於使我無法缺席不到。”

  乾隆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高壽的皇帝,也是從事書畫創作活動時間最長的皇帝,據《石渠寶笈》與《盛京故宮書畫錄》的記載,他一生至少畫了一千四百多幅畫,寫了上萬幅書法作品,由此而知,他是中國歷史上留存書畫最多的皇帝。乾隆皇帝現存的畫作主要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它們是《歲朝圖》軸、《寫生小景四種》卷、《寫生花卉圖》卷、《多祿圖》、《歲寒三友圖》軸、《畫大士像並書心經圖》軸等。這些畫共同的特點是,都屬於介於工筆與大寫意之間的小寫意。筆墨簡練,著重表現物象的意態神韵,精神內涵,而忽略所描寫對象的外貌形態。構圖簡括,主題突出。畫面具有平和淡雅的文人書卷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