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一對青花鳳首扁壺的重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0 08:37:30  


  中評社香港4月10日電/4年了,這只壺一直沉浸在曾經與“情人”千里重逢的難忘回憶中。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博物館,藏放了一只漂亮的元代青花鳳首扁壺。 意外的“重逢”
 
  這只壺,身體又扁又圓,上面刻著白底藍色花紋,色彩鮮艶,清新雅致。壺口很小,手柄如卷起的鳳尾,底部的沙胎上掛一層很薄的護胎釉,釉質瑩潤,白色中泛著青光。整個壺看上去如一只昂首的鳳,被盛開的牡丹、彩蝶簇擁著,身上漂亮的羽毛,給人一種鳳鳥飛翔於牡丹叢中的景象。
 
  4年了,這只壺一直沉浸在曾經與“情人”千里重逢的難忘回憶中。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博物館館長康萍向記者介紹,2009年3月20日,這只壺千里迢迢第一次從新疆被送到了北京,參加首都博物館舉辦的《青花的記憶——元代青花瓷文化展》。當它被新疆的工作人員擺放在大廳時,它漂亮的形狀和圖案,幾乎和旁邊另一只青花鳳首扁壺一模一樣,引起了眾多觀眾的熱情詢問。
 
  因為極為相似,專家稱它倆是一鳳一鸞,一雄一雌。只不過,“新疆籍”青花鳳首扁壺的壺柄斷了,壺柄究竟是什麼樣子、花紋不太清楚。既然這樣,全場70多件青花器物中,這對元代青花鳳首扁壺如一對曾經熱戀的“情人”,經歷了千年滄桑的漫長等待,聚首重逢,令人唏噓。
 
  望著這對青花鳳首扁壺,很多觀眾既為它們重新相聚而高興,又希望它們從此相隨相伴,永不分離。
 
  珍貴的青花瓷工藝
 
  美好的期望源自於元代青花瓷器的珍貴。追溯中國近代歷史,元代的中國海外貿易比較繁榮,大量的中國青花瓷器被運輸到了中東地區,尤其是景德鎮燒制的青花瓷器,胎體潔白、釉色純淨、青花色澤濃艶青翠,漂亮無比,非常受當地居民的喜歡。而運輸到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青花瓷的大盤、大碗、大鉢、扁壺等,形狀和圖案帶著伊斯蘭風格,不少瓷器上面還繪著“阿拉伯式花紋”的纏枝花卉等,更加符合他們審美情趣。短短的90多年,成熟精美的青花瓷器,引起了中國乃至全世界陶瓷專家和陶瓷愛好者以及達官貴人的極大興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