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揭秘中國文物流失經歷的四次浪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9 08:44:24  


圓明園流失海外的文物鼠首
  中評社香港4月9日電/數量驚人的中國文物大多是在舊中國時流失海外的。另外,在建國以後,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通過非法盜掘、走私出境的文物也不在少數。
 
  舊中國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三個渠道:一是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從中國搶走的;二是當時有一些來華的外國人從中國偷走的;三是外國人勾結當時的反動軍閥和奸商以極低的價格買下偷運出境的。
 
  而近20年來,中國文物走私海外亦形成高潮,僅從香港走私出境的文物就多得不可想象。有報道稱,香港做貯裝文物匣盒的師傅忙得不亦樂乎,有時一個月掙五六十萬港元不止。繼倫敦、紐約之後,香港在1980年代以後,憑借大陸大量的走私文物,迅速成為世界第三大文物藝術品中心。
 
  圓明園(1860年圓明園被劫掠、焚燒)
 
  圓明園位於北京西郊,是清朝帝王集中全國人力物力興建的一座規模空前的山水離宮。極盛時期的圓明園,包括圓明、長春、綺春三園,平面呈倒“品”字形,東西長6華里,南北寬約4華里,占地5200餘畝。經清朝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五朝皇帝150餘年營建,號稱“萬園之園”。
 
  圓明園代表著中國18世紀城市風景建設與皇家園林藝術的最高水準。法國大文豪雨果將圓明園比作東方藝術的代表,稱之為“匯集了一個民族的幾乎是超人類想象力所創作的全部成果”,“不但是一個絕無僅有、舉世無雙的傑作,而且堪稱夢幻藝術之崇高典範”。
 
  圓明園,不僅以園林著稱,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館,收藏極為豐富,堪稱文化寶庫。雨果曾說:“即使把我國(法國)所有聖母院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這個規模宏大而富麗堂皇的東方博物館媲美。”
 
  1860年圓明園被劫掠、焚燒後,圓明園舊有陳設、收藏的稀世珍寶現存國內很少,大量瑰寶流落國外。園內收藏的《四庫全書》、《全書薈要》、《古今圖書集成》、《淳化閣帖》摹版等珍貴圖書文物,也都未能幸免於難。罪惡的大火不但焚毀了一座曠世名園,對人類文化也造成了巨大破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