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為本,考古調查非常重要
記者:阿房宮沒建成,火燒就沒有可能了。但是,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的描繪深入人心,怎麼會沒燒呢?
李毓芳: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考古以實證為本。在土台子上我沒有發現火燒的痕跡呀。沒有紅燒土,怎麼能說項羽火燒了阿房宮?考古實證表明,項羽火燒的是咸陽宮,而不是阿房宮。許多人說我給項羽平反了。我們在咸陽發掘宮殿,在一、二、三號宮殿建築遺址發現全部被火燒了,墻被燒成黑色的,柱子的灰都是黑的,土坯燒成跟磚似的,瓦片都燒紅了,那是被項羽的大火燒的。“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項羽進咸陽搞的是“三光”燒光、搶光、殺光。
記者:您說項羽沒燒阿房宮,不僅在百姓中反響強烈,在考古界也引起震動,有專家質疑,說紅燒土被農民平整土地給拉跑了……
李毓芳:我手裡有充分的考古證據,心裡有根。實證為本,考古調查也非常重要!我回來就趕緊訪查,誰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業學大寨”的時候是生產隊長?找到兩個,聚駕莊一個,趙家堡村一個。正好央視“發現之旅”來拍電視,他們就把當時的情況說了。平整土地,沒往下邊拉土。只是從北邊平高墊低,往台子的南部墊了墊。另外在土台子西邊剛拉了兩車土,西安市就來人了,說這裡的土不能動,要保護。從那以後,就再沒有動過土。這是最重要的人證。再說,農民怎麼可能只把秦代的紅燒土拉走,而它上面漢代堆積層的土和瓦片不動呢?
當時,我們所考古科技中心副主任到台子上取了土樣,拿回北京的實驗室做分析。結果,沒有發現被火燒過的證據,也就是說台子沒有被火燒過。我的心就非常踏實了。後來,考古圈兒裡再沒人質疑這個問題了。
面對壓力堅守科學精神和勇氣
記者:您說考古就是要還原歷史本來面目,但這個“還原”太難了,有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講真話也不容易呀。
李毓芳:我老伴兒劉慶柱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考古學的使命就是尊重歷史事實,通過考古科學研究成果,還歷史以原貌,恢復我們真實的、科學的“歷史記憶”,糾正不正確、不準確的“人類記憶”。這是我們共同的觀點。但糾正這些東西,太難了。比如,當地有一處所謂的阿房宮景觀,裡面有大量火燒阿房宮的“資料”與“情景”。開始,“老板”對我們非常熱情,說別住農民的房子,住我這裡吧,條件好。我們當然沒去。結論一出來,沒發現火燒痕跡,他態度立馬變了,冰火兩重天,說影響他生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