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歷史文化名城不能是“鬼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2 07:14:03  


  中評社香港5月12日電/今年4月,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在西安調研漢長安城遺址保護時提醒,要避免因人口搬遷面過大而成為人們口中的“空城”、“鬼城”、“死城”。這個提醒,道出了當前很多地方政府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上存在的主要誤區。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核心是整體保護。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不少地方卻是在土地財政、旅遊開發及“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指導思想下,將整體保護理解成了“打造文化”、“重建歷史”、“再現輝煌”,對歷史文化名城實施大規模拆遷、騰遷和改造,最終全國各地出現了一座座“空城”、“鬼城”、“死城”。

  如何切實避免這些傾向,首先要正確認識歷史上所走的彎路。天津近十年來的實例,恰好印證了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如何從拆真蓋假、騰籠換鳥,走向整體保護。

  1986年,天津成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2003年,這座老城在即將迎來自己600歲生日之時,以“危房改造”的名義被整體拆除,只剩下幾處文物保護單位,供後人憑吊。老城淪為新的鼓樓商業街,周邊建起了別墅區。已故的天津民俗學者張仲先生在老城的殘骸上失聲痛哭。近十年過去了,這個有著600多年歷史積澱的老城廂已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空城。入夜,死城一座。

  這是天津無法彌合的傷口!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城沒了,但文物名錄中“天津衛故城遺址”還靜靜地躺在那裡,地面上20餘座劫後餘生的歷史建築還倔強地屹立著。幸而,在新一輪的保護規劃中,“老城廂歷史文化街區”終於出現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