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百年孫犁:文壇非常可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1 08:37:49  


 
  和魯迅一樣,孫犁關注文學青年的成長。他曾寫:餘性僻,疏於友道,然於青年相處之有情者則終生念念不忘。1979年,鐵凝寫了一篇名為《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說,拿給幾個老師看,有人好心勸她不要這樣寫,說“路子”有問題。內心有所不服的她,鬥膽將它寄給孫犁,沒想到他很快在《天津日報》的《文藝》增刊上刊發出來。多年後,她表示剛剛踏上文學道路時,有四顧茫然、不知所以的時候。這時候,一封信函,或者是幾句話,都能點亮文學的燈火。在她心目中,孫犁先生就是那位提著燈的寬厚長者。

  兩種心境 前半生的“人性美”與後半生的“人性惡”

  孫犁的代表作《鐵木前傳》敘述的是一個鐵匠和一個木匠的故事,它反映了新舊交替時,人在精神層面的變化。具體來說,就是農業合作化初期,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微妙分化。小說主線是鐵匠和木匠友誼的變化,從最初的建立,相互信任到破裂,副線則是鐵匠和木匠子女間情感的變化,而情感的闖入者,就是敢愛敢恨,並為很多人所喜歡的“落後分子”小滿姑娘。汪曾祺曾因為這個姑娘的形象有類似“卡門”的熱烈、奔放特質,而說小說有西班牙的味道。

  在和作家閻綱的通信中,孫犁表示《鐵木前傳》表面看來是他1953年下鄉的產物,但其實不然,它更是他有關童年的回憶。1949年進城後,他敏感覺察到人與人的關係因為地位或者因為別的,發生了在艱難環境中意想不到的變化,而他很為這種變化所苦惱。為了表達這個想法,他選擇書寫自己童年時期最熟悉的生活和自己最了解的人物,並賦予其情感。

  孫犁懷有強烈的“本初心”、“赤子心”,這使得他的文字澄澈、潔淨。對於人生的初始,他也從不吝惜讚美。他說,人的一生,真正的快樂,在於童年。成年以後的歡樂,常帶有種種限制。會尋歡作樂,強作歡笑或者以苦為樂。他說,“對於我,如果說也有幸福的年代,那就是在農村度過的童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