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產電影:十年砥礪初長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28 09:09:52  


  中評社香港5月28日電/截至5月12日,全國電影票房超過81億元,同比增長39%,超過去年上半年票房總和的80.7185億元。需要特別指出的是81億元票房中,國產片市場份額達63%,而去年同期這個數字僅為34%。數字變化的背後,是國產電影在十年產業化之路上一路前行的軌跡。

   影片:從大片當道到中小成本片突起

  觀眾依稀記得2002年第一部國產大片《英雄》上映時的情景。3000萬美元前所未有的大投入,李連杰、張曼玉、梁朝偉、章子怡、甄子丹、陳道明等大腕明星組成的空前強大陣容,首次邀請好萊塢特效公司加入……所有這些讓《英雄》成為名副其實的大片,最後贏得2.5億元票房收入,占內地全年總票房的1/4。《英雄》開啟了國產電影的“大片”時代,也引發了製作“大片”的潮流。隨後幾年,《無極》、《夜宴》等大投入、大製作、大場面的影片紛紛出現。“2002年之後的十年,基本是大片當道的十年。”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系主任吳冠平教授說。

  “10年前,中國觀眾習慣在家裡看電影,對他們來說,去電影院看電影太貴、太麻煩,沒必要。要把他們拉回電影院,唯一能做的就是拍一些在家裡看跟在影院看效果不一樣的影片。因此,拍大片也就成了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必須的選擇。”作為旁觀者,香港電影導演陳可辛這樣看待國產電影過去10年的“大片”之路。

  10年後完全變了。

  雖然仍有《十二生肖》《西游降魔篇》等大片存在,但中小成本電影卻已成為國產電影市場中的主流。如果說,一兩年前《杜拉拉升職記》《失戀33天》等中小成本電影的成功逆襲,還被稱為“黑馬”的話,那今天《泰囧》《致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圖》《101次求婚》《廚子戲子痞子》等電影獲得票房和口碑的雙重認可,則說明中小成本電影已成為國產電影的主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