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對傳統節日應有必要的溫情與敬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08 08:26:26  


 
  載體:端午、中秋等承載了厚重的中華傳統文化

  “那麼多傳統節日都是農歷日期,為什麼單單清明節是陽歷,每年不是4月4日,就是4月5日呢?”

  課堂上,中山大學博士生導師、民俗學家葉春生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話音剛落,底下的學生紛紛抬起頭來,面面相覷,繼而睜大眼睛,饒有興致地看著老師,全場鴉雀無聲。

  “其實,清明原來不是一個節日,而是一個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由於24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因此在陽歷中的日期是相對固定的。”葉春生娓娓道來。

  “流行掃墓,乃是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葉春生繼續說,寒食節源於春秋戰國時代。相傳晉文公重耳流亡期間,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其中一人叫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給重耳吃。19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差人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介子推卻不願意,背著母親躲進綿山。重耳只得在綿山三面放火,只留一個口讓介子推自己跑出來,但火燒三天三夜至熄也不見人。重耳上山發現,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重耳把他們安葬後,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第二年,重耳又登山祭奠介子推,表示哀悼。後來,因與寒食相接,清明就逐漸成了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

  “哦——”學生聽完,恍然大悟;還有人仍在咂摸,好像意猶未盡。

  “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承載了厚重的中華傳統文化。”葉春生告訴記者,在特定的節日裡進行特定的活動,表達了千百年來中國人特有的宇宙觀、社會觀、人生觀,人們借之寄托情感需求,關照精神世界。

  如春節作為一年開端,象徵著天地混沌初開、宇宙起源,這是傳統節日蘊含的宇宙意識;中秋、重陽人稱“團圓節”,“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傳統節日蘊含的家庭溫情;元宵賞燈猜謎,重陽登高賦詩,這是傳統節日蘊涵的娛樂功能。“因此,傳統節日是一個綜合性文化載體,是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濃縮。”葉春生說。

  除了全國性的節日外,一些地區、少數民族還有獨特的節日,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例如,盤王節是聚居在廣東北部韶關、清遠等山區的瑤族人祭祀祖先盤瓠的重大節日,每年的農歷十月十六,瑤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民族的節日盛裝,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