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業內大呼中國電影黃金十年已經到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11 08:28:40  


 
  電影拍完,要有公司願意發行,要有院線願意排期,這才有可能去賣票。小成本大票房,中國人總是看到最鮮亮的一面。2006年小成本電影《瘋狂的石頭》投資不過400萬,票房接近3000萬。但實際上,《瘋狂的石頭》在熱映之前,已經拍完三年了,沒有人願意發行放映。

  機緣巧合,這部片子被華納看中,但因為外資沒有發行權,華納又聯合中影、橫店組成公司發行該片,因為有這三個股東的背書,《瘋狂的石頭》才能夠順利出現在院線排期上。“《瘋狂的石頭》成就了寧浩、王勃、徐崢等一批人,但真正把他們拱上舞台的是背後的三大公司。”印鋼回憶說。

  而院線作為影片方和影院之間的一個放映中間商,收取7%至12%的票房。幾年前洗印一個拷貝要7000塊錢,加上宣發和管理成本總計10000塊錢左右。張寶全看來,“如果一個影院放不到10萬塊錢票房,院線就得賠錢,院線也是很現實的。”

  印鋼調侃,拍電影的時候是導演、投資老板說了算,但片子拍完後院線就是老大了。好萊塢有個名詞叫“黑香蕉”,意思是過了氣的電影。“電影如果不能夠應景發行上映,過氣之後就完蛋了。在以前還能留下一盤膠片,現在全是數字文件,可能就什麼也看不見了。”印鋼說。

  去年產了800多部電影,大部分都沒能進院線。但即便把電影賣給電視台,業內也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一部電影如果沒有上過大銀幕,賣給電視台一般不超過8萬,如果上過大銀幕,哪怕只放過一場,賣給電視台就能賣80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