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靖國神社藏被搶中國文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02 16:50:25


 
  在這方面,韓朝討回“北關大捷碑”的經驗值得借鑒。“北關大捷碑”是為紀念16世紀末朝鮮義勇軍擊退豐臣秀吉率領的日本侵略軍建造的。在日俄戰爭期間,侵占朝鮮半島的日軍將“北關大捷碑”運回日本,1906年4月交由靖國神社保管。上個世紀70年代,韓國的國際韓國研究院院長崔書勉在日本發現這塊石碑,經過仔細研究後,他在雜誌上撰文披露了這一不為人知的事實。很多韓國人遂發起簽名運動,要求日本歸還石碑。2005年3月底,韓朝佛教界就要求日本歸還“北關大捷碑”達成協議。10月12日,“北關大捷碑”在離開朝鮮半島100年後終於回歸,日本向朝鮮半島歸還掠奪文物的移交儀式在靖國神社舉行。在追回被劫文物的整個過程中,韓朝通過佛教界等民間組織不斷向日本施壓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專家表示,參考韓朝的經驗,首先通過民間層面溝通好後,再上升到政府層面索要,或許是較為有效的做法。

  目前,中國向靖國神社這樣的日本右翼機構追討文物,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在他們的刻意隱瞞下,中國無法完全掌握被掠文物的信息。比如中國方面的大量證據顯示,靖國神社掠藏著一塊由晚清重臣李鴻章為北洋海軍所書的“海軍公所”橫匾。雖然1906年,在日本學習軍事的向岩向國內的“父親大人”講述了在靖國神社親眼目睹“海軍公所”匾額的經過,但是這塊橫匾如今在靖國神社已經看不到了。記者詢問靖國神社相關人員,他們也只用一句“對不起,我不知道”來回答。從記者最近在日本艱難查詢相關線索的情況來看,盡快全面掌握靖國神社內被掠中國文物的信息,已經刻不容緩。(記者 蔣豐 孫東民)

   (來源:人民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